[发明专利]自动打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47932.4 | 申请日: | 2020-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7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严镇宁;冯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29/00 | 分类号: | B24B29/00;B24B55/00;B24B47/2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张培柳 |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打蜡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打蜡装置,该自动打蜡装置包括:安装板;夹紧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固定夹紧组件及活动夹紧组件,所述活动夹紧组件能够相对所述固定夹紧组件运动,以与所述固定夹紧组件配合夹紧抛光蜡;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抛光蜡呈步进式靠近所述抛光轮;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安装板连接,以驱动所述安装板及夹紧机构呈步进式靠近所述抛光轮。上述自动打蜡装置可以实现对抛光轮的自动上蜡,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也无需人工手持抛光蜡,降低操作者的作业强度的同时也降低了工伤几率,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打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抛光机在抛光过程中,一般由操作者手持抛光蜡对抛光轮上蜡。由于抛光轮处于高速旋转状态,抛光轮及抛光蜡的损耗速度很快,再加上抛光现场杨尘和蜡渣溅射严重,就要求操作者时刻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一旦操作者出现作业疲劳或分神,就会发生“打飞”现象,不仅浪费抛光蜡,影响作业效率,严重的可能打伤操作者造成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生产效率及安全性较高的自动打蜡装置。
一种自动打蜡装置,用于对抛光轮进行自动上蜡,包括:
安装板;
夹紧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固定夹紧组件及活动夹紧组件,所述活动夹紧组件能够相对所述固定夹紧组件运动,以与所述固定夹紧组件配合夹紧抛光蜡;
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抛光蜡呈步进式靠近所述抛光轮;及
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安装板连接,以驱动所述安装板及夹紧机构呈步进式靠近所述抛光轮。
上述自动打蜡装置可以实现对抛光轮的自动上蜡,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也无需人工手持抛光蜡,降低操作者的作业强度的同时也降低了工伤几率,提高了安全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夹紧组件包括两个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上的固定夹板;所述活动夹紧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的第一驱动件及与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的活动夹板;两个所述固定夹板与所述活动夹板呈三角形设置,所述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活动夹板运动,使所述活动夹板与两个所述固定夹板配合夹紧所述抛光蜡。通过三角形的夹紧方式来夹紧抛光蜡,不仅简单稳固,而且可以适用于多种形状的抛光蜡的夹紧,适用性较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顶杆、动力组件及保持组件,所述顶杆上沿靠近所述抛光轮的方向分布有多个第一齿牙,所述动力组件与所述保持组件能够交替地与所述第一齿牙相卡合,所述动力组件能够驱动所述顶杆靠近所述抛光轮,所述顶杆能够推动所述抛光蜡运动,所述保持组件能够将所述顶杆保持于预定位置。在动力组件与第一齿牙卡合,并驱动顶杆向抛光轮靠近预设距离时,顶杆进一步推动抛光蜡向抛光轮靠近,在动力组件驱动顶杆运动到位时,保持组件与第一齿牙卡合,从而使顶杆保持在预定的位置,之后,在动力组件返回至初始位置并再次与第一齿牙相卡合时,保持组件与第一齿牙分离,如此循环即可实现第一驱动机构对抛光蜡的逐步进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下述方案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第一动力驱动件、第二动力驱动件及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动力驱动件与所述第一卡块连接,所述第一卡块能够与所述第一齿牙卡合,所述第二动力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动力驱动件及所述第一卡块沿靠近或远离所述抛光轮的方向运动;
所述保持组件包括保持驱动件及第二卡块,所述保持驱动件与所述第二卡块连接,所述第二卡块能够与所述第一齿牙卡合;
所述自动打蜡装置包括底板,所述保持组件与所述动力组件中的其中一个安装于所述底板上,另一个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动力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保持组件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79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