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气贴身防护服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47476.3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77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峻;王柯钦;李可可;尚飞;白昌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市新科防护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2 | 分类号: | B32B27/02;B32B9/02;B32B9/04;B32B9/00;B32B27/12;B32B27/06;B32B15/04;B32B27/36;B32B15/02;B32B33/00;A41D13/00;A41D13/008;A41D31/12;A41D31/14 |
代理公司: | 郑州隆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43 | 代理人: | 鲍立阳 |
地址: | 45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气 贴身 防护服 制造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防护服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气贴身防护服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罗文组织丝绸,得到弹力丝绸布,将棉和涤纶混捻后罗文组织,得到弹力基布,将弹力丝绸布和弹力基布复合,得到内层布;将硅胶粉、活性炭粉、纳米银离子粉混合,铺洒至弹力基布外表面,通过400‑420℃的烘箱,冷却得到弹力抗菌面料;将银纤维与纯棉纤维混捻,罗文组织得到防辐射弹力布,将防辐射弹力布与弹力抗菌面料复合,得到透气贴身面料;将透气贴身面料裁切,缝制,得到衣体,在衣体后襟处安装拉链,在衣体腹部缝制耐磨防水布,得到连体防护服;在连体防护服表面加工标识,得到透气贴身防护服,得到的防护服具备贴身、透气、杀菌、防水、防辐射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护服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气贴身防护服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防护服种类包括消防防护服、工业用防护服、医疗款防护服、军用防护服和特殊人群使用防护服。防护服主要应用于消防、军工、船舶、石油、化工、喷漆、清洗消毒、实验室等行业与部门,按防护功能分健康型防护服,如防辐射服、防寒服、隔热服及抗菌服等;安全型防护服,如阻燃服、阻燃防护服、电弧防护服、防静电服、防弹服、防刺服、宇航服、潜水服、防酸服及防虫服等;为保持穿着者卫生的工作服,如防油服、防尘服及拒水服等。
在医疗行业,医护人员处于高病毒、细菌含量的环境中,需要穿戴防护服,而且,大量的医疗器械存在放射性,需要防护服具备贴身、透气、杀菌、防水、防辐射的特性。
现有的医用防护服主要采用PP(聚丙烯,占总数的62%)无纺布材料,外覆防护服专用透气膜,透气性强,防静电;较佳的防渗透性,在抗多种有机溶剂、酸碱腐蚀的同时,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机械性质强韧,质地柔软舒适。不助燃、无毒无刺激性,对皮肤无害,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然而在很多场合,医护人员需要进行复杂的操作,需要防护服贴身,避免干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透气贴身防护服制造工艺得到的防护服具备贴身、透气、杀菌、防水、防辐射特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透气贴身防护服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罗纹组织丝绸,得到弹力丝绸布,将棉和涤纶混捻后罗纹组织,得到弹力基布,将弹力丝绸布和弹力基布复合,得到内层布;
步骤二,称取80-85重量份的硅胶粉、12-16重量份的活性炭微粉、1-4重量份的纳米银离子粉,将硅胶粉、活性炭微粉、纳米银离子粉混合,铺洒至弹力基布外表面,通过400-420℃的烘箱,冷却得到弹力抗菌面料;
步骤三,将经过纳米银离子真空高能束流电镀技术加工后的银纤维与纯棉纤维混捻,罗纹组织得到防辐射弹力布,将防辐射弹力布与弹力抗菌面料复合,得到透气贴身面料;
步骤四,将透气贴身面料裁切,缝制,得到衣体,在衣体后襟处开口至腰部,在开口处安装拉链,在衣体腹部缝制耐磨防水布,得到连体防护服;
步骤五,在连体防护服表面加工标识,得到透气贴身防护服。
进一步地,所述弹力基布中,棉和涤纶之间的混纺比为7:3。
进一步地,步骤二中,称取85重量份的硅胶粉、12重量份的活性炭微粉、3重量份的纳米银离子粉。
进一步地,步骤三中,银纤维与纯棉纤维的混纺比为5:95。
进一步地,步骤四中,耐磨防水布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A,取不锈钢纤维和碳纤维,不锈钢纤维和碳纤维之间的重量比为1:4,将不锈钢纤维和碳纤维混捻,然后进行热定型,得到抗拉纺线;
步骤B,将抗拉纺线纺织得到抗拉布料,将抗拉布料裁切成椭圆形,椭圆的长轴长度为350-400mm,椭圆的短轴长度为250-300mm,得到抗拉布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市新科防护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乡市新科防护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74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