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草地贪夜蛾的种子处理剂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46946.4 | 申请日: | 2020-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2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 发明(设计)人: | 任学祥;叶正和;苏贤岩;迟雨;徐丽娜;陈浩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N43/56 | 分类号: | A01N43/56;A01N43/653;A01P7/04;A01C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草地 夜蛾 种子 处理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草地贪夜蛾的种子处理剂配方及其使用方法。针对新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开展实施新的药剂配方种子包衣技术,可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对作物(玉米、小麦等)苗期的危害,有效减少药剂的使用量,延缓草地贪夜蛾对药剂的抗药性,提高出苗率,增加作物产量,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害虫化学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草地贪夜蛾的种子处理剂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草地贪夜蛾
药剂喷雾是目前防治草地贪夜蛾的主要措施,起到了很好的防治效果,药剂喷雾虽然能够很好的防治草地贪夜蛾,但由于药液流失、弹跳等问题,农药利用率在30%左右,利用率低,药液喷雾对非靶标生物的安全性问题也存在隐患。种子包衣技术是利用包埋技术,将杀虫剂、杀菌剂等有效物质均匀包裹在种子表面,达到杀虫杀菌的目的,药剂的种子包衣技术具有靶标性强、有效节约药剂、隐蔽施药的特点,可以满足作物在生长初期的用药需求。
国家推荐的防治草地贪夜蛾应急药剂包括甲维盐、印虫威、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等药剂,复配药剂多为甲维盐的复配。开发研制防治草地贪夜蛾的高效药剂及药剂组合物并应用种子包衣技术,会很好的延缓现用药剂的抗药性,也会对草地贪夜蛾防治起到积极的作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草地贪夜蛾的种子处理剂配方、剂型及使用方法,将减轻草地贪夜蛾对作物苗期的危害,延缓现有防治药剂的抗药性,提高作物产量。
技术方案
本发明经过室内实验和田间试验,研制出一种防治草地贪夜蛾的种子处理剂及其使用方法,具体是由药剂A和B组成,其中药剂A为溴氰虫酰胺或氯虫苯甲酰胺或两者的组合物,药剂B为戊唑醇或苯醚甲环唑;该药剂组合物加工成相关制剂后使用方法是按一定比例包衣作物种子(玉米、小麦等),来防治草地贪夜蛾。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草地贪夜蛾的种子处理剂,其特征在于种子处理剂的配方由药剂A和B组成,其中药剂A为溴氰虫酰胺或氯虫苯甲酰胺或两者的组合物,药剂B为戊唑醇或苯醚甲环唑,药剂A和药剂B的有效配比为20:1-1:1,最佳配比为5:1-1:1,可使用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水悬浮剂、油悬浮剂、油悬浮剂种衣剂、水悬浮剂种衣剂、微囊悬浮种衣剂,使用方法为种子拌种或种子包衣。可以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危害,起到很好的保苗、增产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防治措施相比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可以产生以下有益效果:
1、研制的药剂组合物,防治效果更佳,前人没有报导过;
2、种子包衣技术不但可以实现草地贪夜蛾的有效防治,对作物前期的出苗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起到保苗、壮苗、齐苗的作用,同时对作物苗期病害还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3、种子包衣技术靶标性强,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药剂的浪费,药剂持效期更长,一次包衣后可以控制草地贪夜蛾40d以上。
本发明所述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时,各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
药剂A 1-40%
药剂B 1-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69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