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性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46518.1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82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陈熙邦;翟茂林;彭静;李久强;谭科艳;朱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20 | 分类号: | B01J20/20;B01J20/28;B01J20/30;C02F1/28;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董天宝;于宝庆 |
地址: | 100037 北京市西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性 氧化 石墨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性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六水三氯化铁、醋酸钠、表面活性剂和乙二醇加入反应釜中,再加入氧化石墨烯(GO)进行反应,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经磁性分离、洗涤和干燥后得到Fe3O4@GO;将所述Fe3O4@GO与亚铁盐水溶液以及丙烯酸混合后得到混合溶液,将所述混合溶液超声分散后通入惰性气体并进行辐照处理;对所述辐照处理后的产物进行磁性分离、洗涤和干燥,得到磁性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Fe3O4@GO‑g‑PAA)。本发明的磁性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可增加GO的吸附位点,以提高其与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果,同时材料中的磁性纳米粒子具有独特的外磁场响应特性,存在易分离的优点,吸附后可易于回收,避免了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及环境科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性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重金属离子吸附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污染物的排放已使环境日趋恶化,其中重金属污染已成为最严重的环境生态污染之一。重金属离子如镉(Cd2+)、铅(Pb2+)等是一类具有强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且长期存在于环境中的无机污染物,具有难降解、易积累、毒性大等特性。这类重金属离子在电镀、冶炼、污水灌溉、化肥和农药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它们也随着生产污水最终排放到环境中,不仅会破坏水生态环境,还具有通过食物链危害到水生生物和人类的健康,在许多城市已经发现这类重金属离子严重超标。目前,对于这类重金属离子污染废水的处理方法有化学沉淀法、电动力学修复法、生物聚焦法及吸附法等。其中,吸附法由于具有效果显著、操作简单以及成本低廉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但是传统的吸附剂具有难以回收、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的缺点。因此,易于回收的磁性吸附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备受关注。
石墨烯是一种具有二维单层碳原子结构的新型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物理性质,如具有独特的中空结构、高比表面积、良好的热稳定性及优异的机械强度,在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上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而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是石墨烯的一种衍生物,不仅具有较大比表面积,表面还含有大量含氧基团,并且易于表面修饰,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
文献(Dong Z,et al.J.Mater.Chem.A,2014,2,5034–5040;Pakulski D,etal.J.Mater.Chem.A,2018,6,9384–9390.)和专利(中国发明专利CN108905981;中国发明专利CN110065988)报道的GO作为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时,主要存在吸附位点较少,导致去除效率不高;同时,GO是一种纳米材料,在吸附重金属离子后,很难进行回收,非常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性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GO吸附位点少、难回收和易造成二次污染,以及现有合成方法条件苛刻、操作复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方案为:
一种磁性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六水三氯化铁、醋酸钠、表面活性剂和乙二醇加入反应釜中,再加入氧化石墨烯进行反应,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经磁性分离、洗涤和干燥后得到Fe3O4@GO;
将所述Fe3O4@GO与亚铁盐水溶液以及丙烯酸混合后得到混合溶液,将所述混合溶液超声分散后通入惰性气体并进行辐照处理;
对所述辐照处理后的产物进行磁性分离、洗涤和干燥,得到磁性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Fe3O4@GO-g-PA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北京大学,未经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65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