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WR协议的有线地震仪时间同步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46182.9 | 申请日: | 2020-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1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 发明(设计)人: | 陈祖斌;李昊;李学强;张焕钧;杨欣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J3/06 | 分类号: | H04J3/06;G01V1/28;G01V1/30;G01V1/36 |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张岩;王立文 |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wr 协议 有线 地震仪 时间 同步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WR协议的有线地震仪时间同步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地震仪、交叉站和主机,主机为WR主时钟,接收外部的时钟参考源并以其作为时间参考进行时间同步;交叉站是WR交换机,以主机为参考点进行时间同步,地震仪是WR节点,以交叉站为参考时间点进行时间同步,次级的地震仪以上一级地震仪的时钟为参考。WR技术中的时间同步包含两层意义,利用同步以太网技术完成时钟源频率的发布,使网络中各个节点的时钟在同一频率上运行,利用PTP技术与DDMTD技术相结合实现亚纳秒的时间同步。WR时钟同步技术是CERN和GSI基于同步以太网、精密定时协议和全数字双混频鉴相器等技术提出的一种新的分布式时钟同步方案,以实现大范围内主从节点高时钟同步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城市地下空间探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干扰高精度的浅层三维地震仪时间同步的系统及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基于WR协议的有线地震仪时间同步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投入地震仪应用中较广泛的同步技术主要有:GPS、NTP、IEEE 1588,现上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电信、电力系统、交通运输、金融等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相关领域。同时,新出现的同步技术如White Rabbit简称WR和SAE AS6802协议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SAEAS6802定义了一种高精度且容错的同步技术,可为TTE建立和保持低延迟、低抖动、高精度的全局同步时钟,提高TTE的服务质量。WR技术能够应用于对精度要求更高的大型物理实验装置和长时间高效持续采集的多节点时间同步系统中。
在地震勘探统进行长时间高效持续采集时,现有同步系统的各节点间存在时钟漂移和通讯延时等问题。有线遥测地震仪GEIST438应用的有线同步IEEE 1588V2协议整个系统的数据传输部分基于10/100M以太网。根据实际地震勘探施工中系统搬移较多的特点,采用了接力式的网络拓扑结构,并针对地震勘探中数据传输特点提出了多采集站同步数据上传策略,以提高接力式网络数据传输效率。IEEE1588V2标准定义了一个精确时间协议PTPV2。但是, PTPV2协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从时钟的频率存在偏差,高同步精度需要高频率的同步报文,网络占用率高;同步过程是基于计算报文的时间戳的差实现的,而报文时间戳的最小间隔是有限的(如千兆以太网为8ns);低抖动钟恢复需要每一个从端都拥有非常稳定的振荡器,或者高频率的同步报文;未考虑传输介质的非对称性,假设收发链路是完全相等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WR协议的抗干扰高精度的浅层三维有线地震仪时间同步系统及方法,以克服地震勘探统长时间高效持续采集时各节点间时钟漂移和通讯延时等缺点,并避免了同步报文和额外通讯链路的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WR协议的有线地震仪时间同步系统,包括多个地震仪、多个交叉站和主机;所述各地震仪之间通过电缆相连,所述各交叉站之间通过光缆相连,所述各条电缆线上串联的地震仪通过交叉站及光纤与主机相连;
所述地震仪采集站采取接力式以太网结构分布,通过对动态IP路由建排进行数据传输,每个地震仪采集站均与八个高分辨率单通道的地震检波器相连,两端从地震仪采集站汇集过来的数据并入交叉站中,交叉站通过光纤将数据高速传输回主机;所述主机从交叉站获取采集站的连接信息,启动交叉站和采集站IP转发,并基于TCP/I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主机为WR主时钟,接收外部的时钟参考源并以其作为时间参考进行时间同步;所述交叉站为WR交换机,以主机为参考点进行时间同步;所述地震仪为浅层三维地震仪,是 WR节点,以交叉站为参考时间点进行时间同步,次级的地震仪以上一级地震仪的时钟为参考,所有节点构成一个时钟网络拓扑结构,子节点或子交换机利用时钟恢复从数据链路中恢复出时钟;
所述地震仪包括ARM嵌入式模块、采集单元、SDRAM、MINI-WR模块和以太网卡,能够接收八通道的数据和对采集板的芯片进行复位、开启控制,两个以太网接口用于指令和数据的接力式传输,MINI-WR模块用于时钟同步和数据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61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处理系统及控制设备
- 下一篇:基于大数据的日用水量预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