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科学采脂的松阔混交可持续经营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45470.2 | 申请日: | 2020-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6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杨章旗;颜培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01G23/10 | 分类号: | A01G23/10;A01G17/00;A01G7/06 |
| 代理公司: | 南宁胜荣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6 | 代理人: | 邓云书 |
| 地址: | 530002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科学 混交 可持续 经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科学采脂的松阔混交可持续经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立地条件、良种配置和生产力,选择松树纯林,以伐小留大、伐弯留直、伐去病虫株、伐密留疏为原则,进行林分密度调控和间伐,选择适宜的阔叶树种并在林中均匀种植,形成松阔异龄混交林,待采脂林分林龄10年生以上,采用下降式双侧沟四面采脂法进行树的上坡面、下坡面、左面和右面采脂,采脂完成后将松树砍伐销售,分别统计松脂和木材收入,计算总经济效益。本发明方法不仅能够促进松树的生长、改善土壤环境、增强抵御外界能力、单位面积的综合效益得到显著提高,可有效解决传统单面高负荷搭架长期采脂严重影响松树生长,存在危险系数高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科学采脂的松阔混交可持续经营的方法。
【背景技术】
广西是马尾松的中心产区,遗传资源丰富,遗传改良成效居于全国前列。马尾松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乡土优势树种,支撑着广西“林桨纸板及木材深加工”千亿元产业和广西特色“松脂产业”的发展。广西是全国松脂和松香的最重要产地,松脂和松香产量多年稳居全国首位,随着马尾松人工林培育技术不断提高,可采脂林分面积增加,大部分采脂林分的始采树龄提早,始割径阶过小,且偏面追求松脂采割面的大小和增加采脂次数,以延长采脂时间来追求松脂产量,使现有的松脂原料林采割寿命短,难以实现森林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传统单面高负荷搭架采脂法,采脂负荷率60%以上,采割高度4-6m,需搭架攀爬高度2-4m,存在危险系数高,成本大等问题,另外高负荷长期采脂严重影响松树生长。
松树人工林早期经营主要以木材产出为主,经营方式为松树人工林纯林,且很大一部分林分结构差,森林生态系统内组成成分下降,林下植被稀少,林地土壤受到严重侵蚀,整个林分表现为涵养水源、固持土壤等生态效降低,与同带性常绿阔叶林相比,森林景观单一,生物多样性低,稳定性差,对林火和病虫害抵抗力差。混交林是将两个以上树种按照一定比例在一起进行种植,混交林能够有效提高林分生产力,改善林地土壤肥力,调节林分小气候以及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其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因此,混交林是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阶段,建设松阔混交林具有三个显著优势,一是松树为耐瘠薄耐干旱的先锋造林树种,前期造林和抚育成本低、成林快;二是中后期经营采脂林只采脂不砍树,增加收入的同时保护了森林生态功能的平衡;三是中后期充分利用采脂林下空间混交阔叶树种,始终保持松树在上阔叶树在下,调节和改善林分上层(树冠)和下层(根系)环境平衡,充分发挥混交树种间的根瘤菌、沃土菌以及凋落物的养分释放和分解功能,减少化肥施放,调节林分小气候,大幅度降低森林病虫害发生的机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科学采脂的松阔混交可持续经营的方法,以解决传统方法采脂量低,传统单面高负荷搭架采脂法,采脂负荷率60%以上,采割高度4-6m,需搭架攀爬高度2-4m,存在危险系数高、劳动效率低等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科学采脂的松阔混交可持续经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立地条件、良种配置和生产力,选择6-9年生松树纯林;
(2)以伐小留大、伐弯留直、伐去病虫株、伐密留疏为原则,进行松树纯林间伐;
(3)根据保存率选择间伐比例,将松林密度调整至70-100株/亩;
(4)选择适宜的阔叶树种,在林中均匀种植阔叶树种,种植密度为60-100 株/亩,形成松阔异龄混交林;
(5)待采脂林分林龄10年生且平均胸径达到16cm以上,采用下降式双侧沟四面采脂法采脂;在割面纵向中央线开中沟,下端安装受脂容器,完成上坡面采脂;
具体采脂参数按面积公式(1)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54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