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5169.1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7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孔维袈;孔维连;李阳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维袈;孔维连;李阳庭 |
主分类号: | A41D13/002 | 分类号: | A41D13/002;A41D1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张楠楠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正压 循环 生物 安全 级别 防护服 | ||
1.一种智能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6)和防护头罩(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通排风循环系统(1),用于给防护服本体(6)内通风;
微正压通风循环系统(2),用于给所述防护头罩(5)内通风;
测试用头盔(51),所述测试用头盔(51)连接在防护头罩(5)内侧;
监测装置(4),包括:生理健康监测组件(41),所述生理健康监测组件(41)中检测器件设置在所述防护服本体(6)内或测试用头盔(51)内;
控制盒(3),所述控制盒(3)内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盒(3)上设有报警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二通排风循环系统(1)、微正压通风循环系统(2)、监测装置(4)、报警器电连接;
所述控制器还通过通讯模块与监控中心连接;
蓄电池(8),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头罩(5)包括:头部、胸部、双上肢部,所述头部、胸部、双上肢部采用加厚防撕裂面料制作;所述防护服还包括:防护靴(7),所述蓄电池(8)安装在防护靴(7)外侧;
所述防护服本体(6)为一体式防护衣,所述防护服由防护头罩(5)和一体式防护衣,在胸部连接而成;或所述防护服本体(6)为无正压隔离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其特征在于,防护头罩(5)前面有一块硬质透明的视窗;
所述第二通排风循环系统(1)包括:
第一进风机,所述第一进风机进风端通过管道连接气源,所述第一进风机进风端或气源出气端连接第二过滤装置;
第一排风机,所述第一排风机出风端连接有第三过滤装置;
若干第一进风管路(11),位于防护服本体(6)内,所述第一进风管路(11)的进风端通过进风总管(13)与第一进风机的出风端连接,所述第一进风管路(11)上设有第一电动阀门;
若干第一排风管路(12),位于防护服本体(6)内,所述第一排风管路(12)的排风端通过排风总管(14)与第一排风机的进风端连接,所述第一排风管路(12)上设有第二电动阀门;
所述微正压通风循环系统(2)包括:
第二排风机,所述第二排风机的出风端连接有第一过滤装置;
排风罩,位于防护头罩(5)内嘴部下方;
第二排风管(22),一端与所述排风罩连接,另一端从腋下部位绕过与所述第二排风机进风端连接,所述第二排风管(22)上设有第三电动阀门;
第二进风管(21),连接在所述视窗周侧,所述第二进风管(21)上设有第四电动阀门;
第二进风机,出风端与所述第二进风管(21)进风端连接,所述第二进风机进风端连接气源以及连接有第四过滤装置;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进风机、第一排风机、第二进风机、第二排风机、第一电动阀门、第二电动阀门、第三电动阀门、第四电动阀门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为清洁空气、压缩空气气瓶、风扇加压过滤的空气中任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一进风管路(11)和第一排风管路(12)的数量为四个,所述防护服本体(6)分为前左、前右、后左、后右四个风区,第一进风管路(11)和第一排风管路(12)在四个风区中排布上密下疏,且第一进风管路(11)和第一排风管路(12)的风口朝向身体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维袈;孔维连;李阳庭,未经孔维袈;孔维连;李阳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516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