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抗病毒口罩及其制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4699.4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9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钟山;刘宇清;朱梦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先端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41D31/02;A41D31/10;A41D31/30;A41D31/04;D06M11/00;D06M13/00;D06M15/00;D06M101/06;D06M101/24 |
代理公司: | 宁波理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4 | 代理人: | 孟湘明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抗病毒 口罩 及其 制造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抗病毒口罩及其制造工艺,通过采用植物油从天然草本植物中萃取有效抗菌、抗病毒成分,喷涂在口罩的抗菌过滤层上,从而在口罩中加入抗菌、抗病毒成分,不仅保留了口罩过滤空气和阻挡有害物质的功能,更增了口罩抗菌、抗病毒的功能,能够更好地保护人身体的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口罩及其制造工艺,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抗菌、抗病毒功能的口罩及其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口罩作为一种卫生防护用品,用来遮挡在口鼻处,对进入口鼻的空气具有一定的过滤的功能,达到阻挡有害物质进入身体的目的。
口罩应用范围领域很广,比如,应用于医护领域,用来保护医护人员防止被细菌感染;应用于一些工厂企业,用来保护工作人员防止吸入粉尘等有害物质或者防止飞沫喷溅避免污染;在雾霾的天气里,广大民众用于个人卫生防护等,可见,口罩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不仅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而且在人们的健康与防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市场上口罩的种类繁多,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选择地佩戴不同功能的口罩,比如,有日常防护的普通的一次性口罩,用于冬季保暖的棉口罩,适合于空气污染时佩戴的防止粉尘吸入的PM2.5口罩,适合于防止病毒感染或传播的N95口罩等等。但是,上述口罩的主要功能均是过滤空气或阻挡有害物质的功能,不能对吸入口鼻中的空气进行杀菌消毒,也不能对粘附在口罩上的细菌、病毒进行杀菌消毒,人们在长期佩戴口罩的过程中,口罩上很容易积累许多病毒和细菌,同时,由于不断的呼气吸气,在口罩内层也会积聚很多唾液等,长时间佩戴更容易滋生细菌、病毒,因此,如果口罩被污染也很容易让人们在佩戴口罩的过程中吸入有害物质。
针对上述问题,研究者已经开发出了很多抗菌口罩,如银具有抗菌的作用,人们在纤维中加入银离子制成银纤维,银纤维是一种较好的抗菌材料,设计者将银纤维均匀地设置在口罩内,可以对积累在口罩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在口罩的纤维中添加银离子可以杀菌,但是,这些重金属长期接触人体很容易被皮肤吸收,重金属的长期积累,对身体不安全,因此更需要一种安全可靠的材料取而代之。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用中草药治病、调理身体、保健身体的传统,而且,有些中草药的有效成分是抗菌、抑菌、灭菌的良药,而且这些中草药多来源于天然的草本植物,比如:
板蓝根,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的功效,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溃,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它的水浸液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八联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溶血性链球菌、A型脑膜炎球菌均有抑菌作用。
金银花,含有绿原酸、木犀草素苷等活性成分,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等多种致病菌及上呼吸道感染致病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力,也可与其它药物配合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等40多余种病症。
蒲公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卡他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白喉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及钩端螺旋体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紫草,具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的功效,同时对温热斑疹、湿热黄疸、紫癜、吐、衄、尿血、淋浊、热结便秘、烧伤、湿疹、丹毒、痈疡等均有功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灵杆菌有抑制作用,对京科68-1病毒在试管内有抑制作用。
如果将上述草本植物应用于口罩,不仅保证口罩基本的过滤空气和阻隔有害物质的功能,又保留植物原有的各种性能,如颜色、气味等,还能够对人体常见的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同时,又对皮肤无毒、无害、无过敏现象,因此,将草本植物应用于口罩,不仅利用了草本植物绿色环保可持续的特点,还发挥了草本植物预防疾病和保健身体的作用。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先端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先端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46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