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移动端供排水在线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3933.1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1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正;李志杰;刘江涛;娄保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管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G01S19/42;H04W4/38;G08C17/02;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南京千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4 | 代理人: | 尚于杰;祁文彦 |
地址: | 210043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移动 排水 在线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端供排水在线监测系统,包括多个数据采集装置、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数据采集装置通信连接的云服务器,以及与云服务器通信连接的移动端监管平台。本发明基于移动端设计的污水监测系统,设置在监测水域的多个数据采集装置将将各监测点实时测得的污水的透明度、溶解氧和氨氮浓度值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数据采集装置通信连接的云服务器,然后云服务器将实时采集数据转发至移动端监管平台,供监测人员查看。因为移动端监管平台,体积小,易于携带,监测人员随身携带,因此可以实时查看采集数据,了解监测水域的水质情况,便于监测部门及时进行应对措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移动端供排水在线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将未处理的废水通过雨水管道偷排行为的监管,主要还是依靠环保督查人员到现场进行突击检查为主。但由于各行政区辖区内污水排放口多,且大多分布相对分散,给环保督查部门带来了较大的工作压力,且监管效果不理想。
政府环保监督部门出于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在污水排放口一般都设立了污水排放监测系统。但是该监测系统大多为基于电脑开发的,监测人员必须到固定的办公场所才能查看监测结果,非常不便,常常会因为夜间无人值守而导致一些偷排的现象发生。因此急需设计一种基于移动端供排水在线监测系统,便于监测人员实时进行污水监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端供排水在线监测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污水监测系统大多为基于电脑开发的,监测人员必须到固定的办公场所才能查看监测结果,非常不便,常常会因为夜间无人值守而导致一些偷排、乱排的现象发生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基于移动端供排水在线监测系统,包括多个数据采集装置、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数据采集装置通信连接的云服务器,以及与云服务器通信连接的多个移动端监管平台;
所述数据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污水的透明度、溶解氧、氨氮、硫磷、重金属、PH值、流速、温度、压力,以及监测点的GPS定位信息,数据采集装置实时采集数据并发送至云服务器存储;
所述云服务器用于接收、存储实时采集数据,并基于预先设定的预警策略对接收的实时采集数据进行预警判断和处理生成预警信息并存储,并转发实时采集数据和预警信息至移动端监管平台;
所述移动端监管平台显示从云服务器获取的实时采集数据和预警信息。
本发明基于移动端设计的污水监测系统,设置在监测水域的多个数据采集装置将将各监测点实时测得的污水的透明度、溶解氧、氨氮、硫磷、重金属、PH值、流速、温度、压力值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数据采集装置通信连接的云服务器,然后云服务器将实时采集数据转发至移动端监管平台,供监测人员查看。因为移动端监管平台,体积小,易于携带,监测人员随身携带,因此可以实时查看采集数据,了解监测水域的水质情况,便于监测部门及时进行应对措施。
利用云服务器可以大大提供后台运行速度,且不需要占用移动端监管平台的内存。
进一步改进,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包括设置在悬浮在监测水域中的智慧水球、安装在排污管道上的智慧水尺和设置在窨井上的只能井盖;
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包括控制装置和位于水中的检测组件;控制装置包括绝缘壳体,以及设置在绝缘壳体中的电池和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控制模块、GPS定位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检测组件上设置有传感器模块;
所述传感器模块中包括溶解氧浓度传感器、氨氮浓度检测传感器、浊度传感器、硫磷传感器、重金属传感器、PH值传感器、流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GPS定位模块、传感器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电池为控制模块、GPS定位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检测组件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管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管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39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