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不同数据特征的电气系统故障事件发生概率确定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43633.3 | 申请日: | 2020-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9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莎莎;崔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23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不同 数据 特征 电气 系统故障 事件 发生 概率 确定 方法 | ||
1.一种针对不同数据特征的电气系统故障事件发生概率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了应对电气系统故障过程中获得的不同类型故障数据分析问题,提出了四种电气系统故障事件发生概率的计算方法,这四种方法基于四种数据采取了不同方式和逻辑进行计算,可计算在给定条件下电气系统故障事件发生概率、次数和概率分布,可用于电气系统故障过程应对不同基础数据进行分析,增强不同情况下电气系统故障事件的分析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针对不同数据特征的电气系统故障事件发生概率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出四种电气系统故障事件发生概率计算方法,他们对应了不同的数据情况,
①只记录了故障起始事件发生概率,不包含因素影响;②记录了故障起始事件发生概率分布;③记录了在规定条件范围内的故障起始事件发生次数;④记录了故障起始事件发生时对应的因素状态,了解事件发生概率分布,
①第一种情况也是最简单的情况就是只有故障起始事件的发生概率,这些概率是在元件设计或者经过测试情况下得到的,通常只有数值,没有具体的故障时对应因素状态记录,因此无法得到元件的故障概率分布,但可使用电气系统故障网络得到电气系统故障事件发生概率,建立原因事件与结果事件关系组S,如式(1)所示,
式中:CE代表原因事件,包括故障起始事件和过程事件;RE代表结果事件,包括过程事件和电气系统故障事件;qRE结果事件发生概率/分布;qCE→RE原因事件到结果事件的传递概率;qCE原因事件发生概率/分布;or表示原因事件或关系导致结果事件;and表示原因事件与关系导致结果事件;tran表示原因事件导致结果事件,
②记录了故障起始事件发生概率分布,记录了不同因素状态下对应的事件发生概率,其计算方法与式(1)相同,并形成相同的关系组S,形成的电气系统故障事件发生概率分布解析式与式(2)和(3)相同,
③记录了在规定条件范围内的故障起始事件发生次数,同时已知各故障起始事件发生概率分布,在一定范围内,不同故障起始事件的发生次数将导致电气系统故障事件发生次数的变化,与①和②的概率逻辑不同,这里使用发生次数逻辑形成关系组S,但形成电气系统故障事件发生概率解析式的方法相同,建立原因事件与结果事件关系组S,如式(4)所示,
S={CE→RE|qRE=∑(qCE→REqCE)or;qRE=min(qCE→REqCE)and;qRE=qCE→REqCEtrans,qEE=qEE×NEE} (4)
式中:qEE故障起始事件发生概率分布;NEE故障起始事件发生次数,
式中or表示或关系,即只要原因事件之一发生就导致结果事件发;式中and表示与关系,原因事件同时发生结果事件发生;qEE=qEE×NEE表示根据故障起始事件发生次数将故障起始事件发生概率分布放大发生次数倍,
④记录故障起始事件发生及对应的因素状态,已知各故障起始事件发生概率分布,这是记录数据较全面的情况,既包括了分析得到的概率分布,又包含实际发生情况,可在方法②计算过程中,将全部确定发生的故障起始事件在故障起始事件发生概率分布的对应位置改为1,其余分布不变,这表示在概率分布中,已发生事件的概率为1,使方法更为精确,但精确程度取决于实际故障起始事件发生的次数,关系组S和电气系统故障事件发生概率解析式形成方法与②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363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气系统故障过程的结构化表示方法
- 下一篇:绝热材料和绝热材料的制造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