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共价有机框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42951.8 | 申请日: | 2020-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54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何向明;徐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G83/00 | 分类号: | C08G83/00;B01J20/22;B01D53/02;B01J20/30;C01B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王赛 |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共价 有机 框架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三维共价有机框架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具有6个连接端基的三蝶烯类六价基团与具有4个连接端基的芘类四价基团通过连接基团在三维空间连接形成,所述连接基团选自-C=N-、-C=N-N=C-、-C=N-NH-、-C=C(CN)-中的一种;所述三蝶烯类六价基团如式(1)所示,所述芘类四价基团如式(2)所示;在所述三维共价有机框架化合物的至少一部分中,每个三蝶烯类六价基团分别与相邻的六个芘类四价基团连接,每个芘类四价基团分别与相邻的四个三蝶烯类六价基团连接,构成正六角棱柱状三维拓扑网络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共价有机框架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三维共价有机框架化合物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中,所述三蝶烯类六价基团与所述芘类四价基团的数量比为(1.9-2.1):(2.9-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共价有机框架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三维共价有机框架化合物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中,所述三蝶烯类六价基团与所述芘类四价基团的数量比为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共价有机框架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共价有机框架化合物包括二倍互穿的正六角棱柱状三维拓扑网络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共价有机框架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基团中含有动态共价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共价有机框架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基团为-C=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共价有机框架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共价有机框架化合物包括如式(4)所示的基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共价有机框架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共价有机框架化合物的BET比表面积为500至5000m2/g,孔径为0.5纳米至5纳米。
9.一种三维共价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S1,将如式(5)所示的三蝶烯类化合物、如式(6)所示的芘类化合物及有机溶剂共同放入容器中,将所述容器抽真空并密封;
其中,R1和R2中一个为醛基(-CHO),另一个为氨基(-NH2);或者R1和R2中一个为醛基(-CHO),另一个为酰肼基(-CONHNH2);或者R1和R2均为醛基(-CHO),且所述容器中还加入联胺(H2N-NH2);或者R1和R2中一个为醛基(-CHO),另一个为-CH2CN基;
S2,将密封后的容器在50℃至200℃的温度下加热,使三蝶烯类化合物与芘类化合物反应,生成固态沉淀物;以及
S3,将所述沉淀物滤出,通过有机溶剂浸泡洗涤并干燥后得到所述三维共价有机框架化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三维共价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R1和R2中一个为醛基(-CHO),另一个为氨基(-NH2)。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三维共价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R1为醛基(-CHO),R2为氨基(-NH2),式(5)和式(6)分别为: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三维共价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的有机溶剂为邻二氯苯、正丁醇和乙酸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295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细腻珠光油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转盘消隙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