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振动研磨机的辅助卸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42899.6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32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知瑞光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1/10 | 分类号: | B24B31/10;B24B31/12;B24B4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瞪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38 | 代理人: | 张宇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振动 研磨机 辅助 卸料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振动研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振动研磨机的辅助卸料机构,包括配合柱和套设在振动研磨机的外表面的支撑圆环,支撑圆环上设有多个起料板,且依次绕支撑圆环的周向等夹角布置,配合柱呈竖直设于振动研磨机的研磨区正中间,起料板的中段与支撑圆环铰接配合,起料板的一端始终处于研磨区内,并且该一端为卸料端,起料板的另一端始终悬置在振动研磨机外部,并且起料板的上方设有与该一端传动连接的动力缸,起料板的卸料端设有过滤结构,配合柱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经动力缸驱动起料板能够迫使其卸料端由下向上转动,以逐渐接近配合柱,并且始终与配合柱的外表面预留有避让间隙,本发明能够对研磨工件自动起料,进而大幅度降低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振动研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振动研磨机的辅助卸料机构。
背景技术
振动研磨机是一款成熟的加工机械,其主要作用是适用于工件的表面抛光、倒角、去除毛边、磨光、光泽打光处理,一般更适用于一些批量的小尺寸工件或者结构复杂、曲面较多的工件的打磨;现有的汽车行业中,变速箱壳体较大,且外部结构、曲面十分复杂,一般可采用振动研磨机对变速箱壳体进行去除毛边作业,但是由于变速箱壳体较大,且外轮廓规律复杂,一般人工将其从振动研磨机的研磨区内取出时,十分耗费力气,并且由于其曲面较多,容易残留较多的研磨物料,人工还需要将变速箱壳体翻面,以充分排除物料,这样的叠加操作会大幅度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继而降低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动研磨机的辅助卸料机构。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振动研磨机的辅助卸料机构,包括配合柱以及套设在振动研磨机的外表面的支撑圆环,所述支撑圆环上设置有长条形结构的起料板,所述起料板的数量为多个,且依次绕支撑圆环的周向等夹角布置,所述配合柱呈竖直设于振动研磨机的研磨区正中间,所述起料板的中段与支撑圆环铰接配合,所述起料板的一端始终处于振动研磨机的研磨区内,并且该一端为卸料端,所述起料板的另一端为驱动端,并且该一端始终悬置在振动研磨机的外部,所述起料板的上方设有与其驱动端传动连接的动力缸,所述起料板的卸料端设有过滤结构,所述配合柱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经所述动力缸驱动所述起料板能够迫使其卸料端在振动研磨机的研磨区内由下向上转动,以逐渐接近配合柱,并且起料板的卸料端始终与配合柱的外表面预留有避让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振动研磨机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梁,所述动力缸的缸体与支撑梁铰接配合,所述动力缸的活塞轴与起料板的驱动端铰接配合,所述支撑梁的外部通过多个连接支架与支撑圆环固定连接,所有连接支架沿支撑圆环的周向等距分布,并且相邻的两个连接支架之间形成一个第一间距,所有所述动力缸分别设置在一个第一间距内,相邻的两个动力缸之间分别预留有一个第一间距,并且该第一间距为取料间距。
进一步的,所述起料板的卸料端为开口面朝下的V型结构,所述起料板的卸料端上开设有若干个过滤孔,并且所述过滤孔构成所述过滤结构,所述起料板的卸料端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取料结构,所有起料板中相邻的两个取料结构能够用以缩减相邻的两个起料板之间的间距,并且二者始终不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取料结构包括导滑板,所述导滑板与起料板一体成型,所述导滑板远离起料板的一侧具有朝下弯曲的排料弯边。
进一步的,所述振动研磨机的外表面一体成型有承托台阶,所述承托台阶绕振动研磨机的外壁环绕而成,所述支撑圆环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设置在承托台阶上,所述支撑梁能够绕支撑圆环的轴线与其同步转动设置,所述支撑圆环的上表面水平高度与振动研磨机的上表面相齐平,所述支撑圆环的上表面设有轴承座,所述起料板的中段通过轴承座与支撑圆环铰接配合,所述支撑圆环的底部外边沿套设有齿环,所述振动研磨机的外部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主轴套设有能够与齿环相啮合的齿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间距内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挡板,两个所述第一挡板始终对应于第一间距内的动力缸的活塞轴设置,并且该动力缸的活塞轴处于两个第一挡板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知瑞光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知瑞光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28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