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粒子及包含复合粒子的调光器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2375.7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9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王耀;谷小虎;邱运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集萃智能液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7 | 分类号: | G02F1/137;G02F1/01;B22F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和天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9 | 代理人: | 张丽;缪策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粒子 包含 调光 器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粒子,该复合粒子包括内核和外壳,其中内核具有非球对称的形状,外壳由与内核的材料不同的材料构成,外壳的材料顺着内核的形状规则地分布,使得复合粒子具有光学二向色性和介电各向异性。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含该复合粒子的调光器件。通过控制本发明的复合粒子的内核的尺寸和形状,可以有效地控制最终形成的复合粒子的尺寸和长径比,使其具有结构各向异性;通过利用外壳材料的光学二向色性,最终形成的复合粒子同时具有光学二向色性和介电各向异性,能够提供丰富的颜色,使其在调光器件中的应用更为广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核壳结构的复合粒子,具体涉及具有二向色性的复合粒子及包含该复合粒子的调光器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调光玻璃在建筑、交通和办公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汽车、高铁、飞机等领域的应用得到更多的注意。现有调光玻璃市场中比较成熟的是PDLC智能玻璃及电致变色智能玻璃,其中,PDLC智能玻璃只能实现透明与雾度的切换,不能实现遮光和隔热的效果,而电致变色智能玻璃存在膜层工艺复杂、响应时间慢(8~20s)等问题。
另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为SPD光阀技术,通过将悬浮颗粒悬浮在调光层中,在不施加电场的状态下,悬浮颗粒进行布朗运动,从而吸收、散射或反射入射光,使SPD光阀呈现暗态;当施加电场时,悬浮颗粒被极化,从而按照电场的方向排成直线,使大部分入射光可以用过调光层,使SPD光阀呈现亮态,如美国专利申请US5650872A所揭示的。在这个技术中,悬浮颗粒的形状和尺寸对后期的效果非常重要。但由于受材料和制备工艺的影响,无论是悬浮颗粒的形状和尺寸都无法做到精确控制,如美国专利申请US5368780A提到了一种碘纳米棒的制备方法,但纳米棒尺寸较大,且不均匀。同时,常规制备的悬浮颗粒尺寸和形状单一,从而产生的颜色也较单一,无法满足各种各样的需求。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颗粒,该颗粒不仅能有效地控制尺寸和长径比,还能在保证其结构和光电的各向异性的同时提供丰富的颜色。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复合粒子,该复合粒子包括内核和外壳,其中内核具有非球对称的形状,外壳由与内核的材料不同的材料构成,外壳的材料顺着内核的形状规则分布,使得复合粒子具有光学二向色性和介电各向异性。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内核的形状为棒状、带状、片状、针状、线状或盘状。在优选实施方案中,内核的最短轴的尺寸为0.1~100纳米。在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内核的最长轴与最短轴的尺寸比为2:1~50:1。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内核的材料为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无机物或有机物。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外壳的材料为各向异性的金属粒子、半导体晶体、金属过渡族硫属化合物、碳纳米管、二向色性染料或生物碱类多卤化物的颗粒。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生物碱类多卤化物为吡咯类、噻唑类、咪唑类、吡唑类、吡啶类、嘧啶类、奎宁类、吡嗪类、菲咯啉类或嘌呤类化合物的多卤化物。在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生物碱类多卤化物为生物碱类多碘化物。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二向色性染料包括偶氮类、低聚噻吩类和蒽醌类染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含上述复合粒子的调光器件,该调光器件包括第一透明基层、第一透明导电层、调光层、第二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基层,其中调光层包括复合粒子、颗粒稳定剂和分散介质,复合粒子悬浮在分散介质中。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复合粒子的最长轴的尺寸为10~1000纳米。
对于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粒子,通过控制其内核的尺寸和形状,可以有效地控制最终形成的复合粒子的尺寸和长径比,使其具有结构各向异性;通过利用外壳材料的光学二向色性,最终形成的复合粒子同时具有光学二向色性和介电各向异性,能够提供丰富的颜色,使其在调光器件中的应用更为广泛。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集萃智能液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集萃智能液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23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