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面板及其缺陷修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2240.0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8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朱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43 | 分类号: | G02F1/1343;G02F1/1362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吕姝娟 |
地址: | 518132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面板 及其 缺陷 修补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缺陷修补方法,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边框区,显示区包括:扫描线和数据线;像素电极,对应设于扫描线与数据线围成的像素区域,其包括呈十字型的主干电极;像素驱动器件,用于将像素电极电连接至扫描线和数据线;公共电极与像素电极呈异层结构设置,公共电极包括沿横向延伸的第一电极线和沿纵向延伸的第二电极线;第一电极线与第二电极线对应像素电极的主干电极设置,公共电极对应主干电极的部分与主干电极重叠。本申请通过去除边框区的公共电极,将公共电极移至显示区的十字主干电极处,从而减小边框尺寸的同时,提高像素的开口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缺陷修补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CD)是最广泛使用的平板显示器之一,高开口率、窄边框以及高频率下充电率均匀是TFT-LCD面板厂追求的目标。传统的像素设计主要包括栅极线、数据线、公共电极以及像素电极等。其中,公共电极(ACOM)的存在目的是为了实现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之间形成电容(Cst),为了改善TFT-LCD由于漏电等因素引起闪烁等品质问题,故而对电容(Cst)的大小亦有一定的需求,即电容(Cst)不能过小。从而,使得液晶显示器边框位置的公共电极(ACOM)的宽度较宽,不利于液晶显示器窄边框的发展。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急需解决。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缺陷修补方法,能够解决传统显示面板边框较宽,以及容易产生亮点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边框区,所述显示区包括:
扫描线,沿横向延伸;
数据线,沿纵向延伸;
像素电极,对应设置于所述扫描线与所述数据线围成的像素区域,所述像素电极包括呈十字型设置的主干电极;
像素驱动器件,用于将所述像素电极电连接至所述扫描线和所述数据线;
公共电极,所述公共电极与所述像素电极呈异层结构设置,所述公共电极包括沿横向延伸的第一电极线和沿纵向延伸的第二电极线;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线与所述第二电极线对应所述像素电极的主干电极设置,所述公共电极对应所述主干电极的部分与所述主干电极重叠。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电极线与所述扫描线同层设置,所述第二电极线与所述数据线同层设置。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电极线与所述第二电极线交叉形成网状结构。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电极线与所述第二电极线之间设置有介电层,所述第一电极线和所述第二电极线通过所述介电层上的过孔电连接。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多条所述第一电极线并联设置,多条所述第二电极线并联设置。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边框区内设有行扫描驱动电路和行扫描驱动总线。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公共电极对应所述主干电极的部分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主干电极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的范围内。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缺陷修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采用激光在所述数据线与所述像素驱动器件的连接位点处将所述数据线与所述像素驱动器件连接的部分切断;
步骤S2,在所述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线重叠的位置将所述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线熔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22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流直流通用LED灯珠
- 下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