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简易的富氧空气净化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41899.4 | 申请日: | 2020-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2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敏;李苏;李昭君;巫文宇;肖瑶;赵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力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4F8/80 | 分类号: | F24F8/80;F24F8/158;F24F3/14;F24F13/2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王晓东 |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空气 净化器 | ||
1.一种简易的富氧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气管道(100),其通向吸附单元(200)底部的储气舱(201),且连通处设置有第一空气止回阀(101)和送风组件(102);
吸附单元(200),其与富氧单元(300)和加湿单元(400)均相通且通过顶板(202)与所述富氧单元(300)分隔;
富氧单元(300),所述富氧单元(300)通过挡板(301)分为第一产氧部(302)和第二产氧部(303),所述第一产氧部(302)通向出气管道(500);
加湿单元(400),其通向第二产氧部(303),所述富氧单元(300)与所述吸附单元(200)并列设置于所述加湿单元(400)的一侧且通过侧板(401)与所述加湿单元(400)分隔;以及,
出气管道(500),其与所述富氧单元(300)相通,且连通处设置有第二空气止回阀(50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的富氧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02)上开设有第一输送口(202a)和第二输送口(202b),且所述吸附单元(200)通过所述第一输送口(202a)和所述第二输送口(202b)分别与所述富氧单元(300)和加湿单元(400)相通,所述吸附单元(200)包括所述储气舱(201)、位于底部并与所述储气舱(201)相通的滤板(203)以及设置于所述滤板(203)上部的活性炭组件(204),所述活性炭组件(204)为多组互相交叉的活性炭板(204a)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简易的富氧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401)上开设有第三输送口(401a)和第四输送口(401b),所述加湿单元(400)内部的储水舱(402)通过所述第三输送口(401a)和所述第四输送口(401b)分别与所述吸附单元(200)和所述第二产氧部(303)相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的富氧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组件(102)包括一端连接多组扇叶(102a)的转轴(102b)、固定于所述转轴(102b)另一端的小齿轮(102c),与所述小齿轮(102c)啮合的大齿轮(102d),以及驱动所述大齿轮(102d)转动的伺服电机(102e),且所述伺服电机(102e)固定于所述进气管道(100)内部且与所述进气管道(100)外侧壁上设置的插孔(103)电连接,其上设置有覆盖所述插孔(103)且与所述进气管道(100)侧壁活动连接的插孔盖(104),多组所述扇叶(102a)与所述第一空气止回阀(101)相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简易的富氧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气止回阀(101)设置于与所述储气舱(201)连通处壳体的内壁面上,所述第一空气止回阀(101)包括限位圈(101a)和活动设置于壳体侧壁上的封板(101b),所述限位圈(101a)固定于靠近所述进气管道(100)的一侧,所述限位圈(101a)为橡胶圈,所述第二空气止回阀(501)与所述第一空气止回阀(101)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空气止回阀(501)设置于与所述富氧单元(300)连通处壳体的内壁面上,所述第二空气止回阀(501)的所述限位圈(101a)固定于靠近所述富氧单元(300)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的富氧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01)继续延伸至所述吸附单元(200)将其分隔为两个区域,所述第一产氧部(302)和所述第二产氧部(303)均等间距并列设置有多组过氧化钠制成的产氧板(304),所述产氧板(304)为截面为波浪形的柱状结构,且相邻的所述产氧板(304)之间的峰谷相对设置,所述产氧板(304)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富氧单元(300)内,且所述富氧单元(300)外壁上设置有活动连接的舱门(305)。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简易的富氧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单元(400)包括雾化器(403),所述雾化器(403)通过隔板(404)分割为两部分,一部分设置于所述隔板(404)的下部且位于所述储水舱(402)内,另一部分设置于所述隔板(404)的上部且通过通道(405)通向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力大学,未经上海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189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型超市用智能自助一体机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石墨烯胶膜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