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联网设备协同意愿智能感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41599.6 | 申请日: | 2020-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76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 发明(设计)人: | 杨鹏;亢旭源;张普宁;吴大鹏;王汝言;王益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L67/12 | 分类号: | H04L67/12;H04L41/14;G06N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杨柳岸 |
| 地址: | 400065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网 设备 协同 意愿 智能 感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联网设备协同意愿智能感知方法,属于物联网领域。该方法针对物联网设备部署者受多重社会属性及兴趣爱好等因素影响,并且同一实体可能处于多个物联网设备的观测范围,呈现出交叠虚拟社区化特征,进而,表现为差异化的搜索协同意愿问题。本发明主要方法包括:设计物联网设备部署者历史协同行为特征提取方法,识别部署者协同行为的核心特征;同时,研究重叠虚拟社区结构检测方法,评估部署者及搜索用户的多重社区归属;进而,综合考虑部署者与搜索用户的社区隶属度及定向协同因素,感知部署者对搜索用户的主观协同意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联网领域,涉及一种物联网设备协同意愿智能感知方法。
背景技术
物联网搜索技术的提出旨在将物联网中获取的实体信息(如物体、人等),进行有组织、有序地管理与存储,以方便用户搜索。目前物联网搜索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综述性研究、原型系统设计、情境感知的物联网设备、数据安全与激励机制、物联网本体构建等方面,并已取得一定成果。现有的有关多物联网设备间搜索协同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从物联网设备的能量效率、能量优化以及自身具备的属性信息开展的,旨在提高物联网设备的使用寿命、最大化传感网络的网络寿命以及提高物联网搜索的额效率。
然而,随着具有传感功能的智能设备的普及应用,同一实体极有可能处于多个物联网设备的观测范围之内,同时物联网设备的部署者为具有自主决策能力与自由意志的社会化个体,受不同的社会属性或个性偏好等因素影响,实体关联的多物联网设备部署者间对搜索用户的协同意愿存在差异。因此,本发明从与实体关联的物联网设备部署者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物联网设备协同意愿智能感知方法,通过合理计算部署者的协同意愿强度,进而选取部署者具有较强协同意愿的物联网设备提供搜索服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联网设备协同意愿智能感知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物联网设备协同意愿智能感知方法,该方法包括:
量化物联网设备部署者与用户之间的社会联系:物联网设备部署者向用户提供搜索服务可视为二者产生了社会联系,协同行为的次数反映了二者间的社会联系紧密度;通过部署者与用户间的协同记录来构建社会联系矩阵,以实现两者之间社会联系的量化;
提取物联网设备部署者与用户之间的协同行为特征:构建深度系数自动编码器(DSAE),采用逐层训练方法,获得所有个体的社会联系特征矩阵其中表示个体i在DSAE第L层的特征向量;
对协同网络的重叠社区结构进行检测:对于同一实体处于多个关联设备观测范围之内,基于前述提取的社会联系特征矩阵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进行协同网络的重叠社区结构检测;
确定物联网设备部署者的协同意愿强度:部署者的社区隶属度uij反映对社区内个体的平均协同意愿,同时结合衡量给定用户的定向协同意愿,联合确定部署者i关于用户j的协同意愿强度。
可选的,所述量化物联网设备部署者与用户之间的社会联系具体为:
记录搜索系统中全网个体间的协同记录A=[a1,a2,…,an]∈Rn×n,ai=[mi1,mi2,…,min]T∈Rn×1,mij,i,j=1,2,…,n为任意部署者i对用户j的协同次数,Rn×n表示协同记录A为n×n阶矩阵;
归一化社会联系矩阵A为服从标准正态分布的社会联系矩阵
可选的,所述提取物联网设备部署者与用户之间的协同行为特征具体为:
构建深度系数自动编码器DSA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15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