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配式桥梁调坡调节支撑体系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1159.0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6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士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铁固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邓盛花 |
地址: | 4013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桥梁 调节 支撑 体系 | ||
本发明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装配式桥梁调坡调节支撑体系,包括安装在支撑底座上的下装配式快速安拆分配梁,下装配式快速安拆分配梁上安装有装配式桥梁调坡调节支撑架,装配式桥梁调坡调节支撑架上侧安装有上装配式快速安拆分配梁,上装配式快速安拆分配梁上侧安装有装配式沿板转角支撑架;装配式桥梁调坡调节支撑架包括支架立杆、上调节丝杆、上调节螺母、下调节丝杆、下调节螺母和连接桁架,支架立杆包括立杆主体和桁架支撑支耳组,桁架支撑支耳组包括四个桁架支撑支耳,桁架支撑支耳设有导向盲孔,连接桁架包括桁架主体,和与导向盲孔相匹配的桁架片;装配式沿板转角支撑架包括可调节丝杆撑杆和沿板转角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装配式桥梁调坡调节支撑体系。
背景技术
传统调坡支架方式(以下简称:传统支架)由14-16工钢、盘扣支架或碗扣支架、方木、顶托和下托组成,其存在以下问题,
①、14-16型工钢为贝雷片以上小型分配梁,用这种方式搭设是为了反方便搭设盘扣或碗口支架,采用工钢会造成大量切割,而且搭设起来速度慢,造成时间大量损耗,材料大量浪费,几乎是只能使用一次;
②、传统支架中盘扣支架或碗扣支架,一般采用Q235材质、60型或48型钢管加工成型,存在承载力小、搭设不方便、材料损耗大。横纵向连接采用单根搭设,安装时要一根一根搭设,拆除时还要一根一根拆除,安拆繁琐、安拆速度慢,大量浪费时间;
③、碗扣或盘扣调节采用上托和下托,此方式为上托和下托与架体是分离式的,容易损坏和丢失,到最后会产生大量维修赔偿;
④、上托以上采用10cm方木为小分配梁,采用此种方式搭设,对木材造成大量浪费,木材使用一次就全部浪费掉,不能循环利用,与国家提倡的节能环保背道而驰;
⑤、传统支架在施工中沿板转角等地方,完全没有考虑各种转角调节方式,全部是劳务工人自己用土办法来操作,此方法安全系数低、稳定性能差、材料损耗严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装配式桥梁调坡调节支撑体系。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装配式桥梁调坡调节支撑体系,包括安装在支撑底座上的下装配式快速安拆分配梁,所述下装配式快速安拆分配梁上安装有装配式桥梁调坡调节支撑架,所述装配式桥梁调坡调节支撑架上侧安装有上装配式快速安拆分配梁,所述上装配式快速安拆分配梁上侧安装有装配式沿板转角支撑架;
所述装配式桥梁调坡调节支撑架包括支架立杆、上调节丝杆、上调节螺母、下调节丝杆、下调节螺母和连接桁架,所述支架立杆包括立杆主体和桁架支撑支耳组,所述桁架支撑支耳组在立杆主体上设有若干组、且与立杆主体焊接固定,所述桁架支撑支耳组包括四个桁架支撑支耳,所述桁架支撑支耳设有导向盲孔,所述连接桁架包括桁架主体,和与导向盲孔相匹配的桁架片;
所述装配式沿板转角支撑架包括可调节丝杆撑杆和沿板转角器,所述可调节丝杆撑杆的下端与上装配式快速安拆分配梁连接。
作为本发明发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装配式快速安拆分配梁和上装配式快速安拆分配梁结构相同,所述下装配式快速安拆分配梁和上装配式快速安拆分配梁均由销子和分配梁主体组成,所述分配梁主体采用Q345材质。
作为本发明发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桁架主体包括两根横杆、两根竖杆和相对称的两根斜杆,所述竖杆和斜杆位于两根横杆之间,所述竖杆和斜杆分别与横杆焊接。
作为本发明发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架立杆为Q345材质、70型无缝钢管。
作为本发明发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沿板转角器的张开角度为70°~23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铁固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铁固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11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食品检测重金属分析仪
- 下一篇:一种透光混凝土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