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酸铋-钛酸钡(BiFeO3 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40670.9 | 申请日: | 2020-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50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波萍;唐宇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35/26 | 分类号: | C04B35/26;C04B35/6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酸铋 钛酸钡 bifeo base sub | ||
1.一种铁酸铋-钛酸钡压电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以Fe2O3、Bi2O3和BaTiO3为原料,通过控制传统固相烧结法的反应条件,制得结晶性良好、结构致密、电学性能优异的BiFeO3-BaTiO3压电陶瓷;
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分析纯或者优级纯的Bi2O3、Fe2O3和BaTiO3,按照(1-x)BiFeO3-xBaTiO3的化学通式计算所需各原料的质量,并准确称取,备用,其中x的数值选自0~1之间的任意数值;
(2)将称好的原料放入尼龙罐中,置于行星式球磨机中进行球磨混料,将混合后的原料放置于干燥箱内烘干,获得原料粉;
(3)称量步骤(2)中的原料粉,加入浓度为2wt%的聚乙烯醇(PVA)后充分研磨造粒,将造粒的粉料放入金属模具中,用手动压片机压制成型,获得陶瓷坯体;
(4)将步骤(3)中的陶瓷坯体置于马弗炉中,升温至在300~600℃,并保温1~2h,进行排胶,然后升温至700~850℃,保温1~3h,最后在950~1000℃下烧结6~12h,随后样品随炉冷却至室温,制备所需陶瓷;
步骤(2)所述球磨介质为无水乙醇和二氧化锆磨球;
步骤(2)所用尼龙罐尺寸为75×65mm,二氧化锆球直径为5~10mm;
步骤(2)所述球磨转速为200~300r/min,球磨时间为10~16h;
步骤(4)所述升温速率为5~10℃/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铁酸铋-钛酸钡压电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干燥温度为70~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铁酸铋-钛酸钡压电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手动压片机的压力为80~120MPa,保压时间为60~30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067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制备BiFeO<sub>3</sub>薄膜的方法
- 在SrTiO<sub>3</sub>衬底上调控多铁铁酸铋外延薄膜带隙的方法
- 一种梯度铁电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 BiFeO<sub>3</sub>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BiFeO<sub>3</sub>钠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一种制备纯相BiFeO<sub>3</sub>陶瓷的湿化学方法
- 一种Tb、Mn 和Cu 三元共掺杂的低漏电流BiFeO<sub>3</sub> 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B位Mn和Ni共掺杂高剩余极化强度的BiFeO<sub>3</sub> 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Tb和Mn共掺杂高剩余极化强度的BiFeO<sub>3</sub> 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BiFeO<base:Sub>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