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施工现场起重机械打击事故预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40652.0 | 申请日: | 202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32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方东平;郭红领;古博韬;黄玥诚;苗春刚;周予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50 | 分类号: | G06T7/50;G06T7/70;G06T17/00;G01C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和立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56 | 代理人: | 杨磊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施工现场 起重机械 打击 事故 预警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施工现场起重机械打击事故预警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目标起重机械的吊物数据;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吊物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取施工现场对应的打击风险区域;辅助风险识别模块,用于基于风险识别程序,并采集施工现场的现场信息,通过对现场信息进行分析重构,获得现场区域,并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将打击风险区域和现场区域进行虚实场景的融合处理,获得虚实融合场景,并传输到设备端进行显示,同时,当设备端的目标工人进入打击风险区域时,进行相应的预警警示。用以基于设置的数据采集模块与增强现实技术的结合,及时且精确的确定打击风险区域并进行显示和有效预警,进而主动规避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预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针对施工现场起重机械打击事故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业目前面临产业工人老龄化,施工机械化、信息化程度低等挑战。针对这些新问题,一方面需要增加施工机械设备的应用,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保障现有产业工人的安全。然而机械设备的应用为工地带来了新的风险。
起重机械作为现代化建筑业的八大类特种设备之一目前被广泛的应用在起重、装卸、安装运输等作业。起重机械的应用减少了工地劳动力的需要,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但也引入了打击的风险。物体打击事故是指在起重作业活动过程中,被起重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体伤害事故。
打击事故的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重物坠落和危险区人员闯入两部分。起重物坠落是指由于重物捆绑不牢靠,吊物中心有偏载,吊绳角度不合适;吊机具、吊钩和防脱钩有缺陷;吊车变幅或起升钢丝绳与滑轮组有缺陷;起升限位装置、钢丝绳防脱槽装置性能缺陷等原因造成重物从高处坠落造成人身伤害事故。危险区人员闯入是指重物吊装过程中,下方区域存在人员行走或作业导致重物坠落时受到打击造成人体伤害事故。危险区域人员闯入除了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等主观原因外,存在危险动态变化,区域边界不清晰或危险源遮挡等客观问题造成工作人员难以注意到危险区域,安全管理人员难以根据危险区域范围管理人员。由于重物重量较大,重物的坠落可能会造成连锁反应,例如从1楼吊往3楼的重物由于重物的坠落可能不仅仅打击在3楼作业的工人,同时会破坏楼板打击在2楼甚至1楼的工人。
目前安全管理人员通过自己的经验用直接观察的方法估计危险区域,对进入危险区域的工人提出警告。然而对于具体的一个安全管理人员,事故发生的频率并不高,很可能此人员并不具备准确估计危险区域的能力。同时在重物最近楼层下面的楼层作业的工人难以获得具体的危险区域信息,安全管理存在盲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施工现场起重机械打击事故预警系统,用以基于设置的数据采集模块与增强现实技术的结合,及时且精确的确定打击风险区域并进行显示和有效预警,进而主动规避风险。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针对施工现场起重机械打击事故预警系统,包括:
设置在目标起重机械的吊臂上,且位于所述目标起重机械的吊钩正上方的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目标起重机械的吊物数据,所述吊物数据包括:所述目标起重机械的吊物姿态数据、所述目标起重机械基于施工现场地面的吊物投影面积数据、所述目标起重机械的吊物高度;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吊物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取所述施工现场对应的打击风险区域;
所述辅助风险识别模块,用于基于风险识别程序,并采集所述施工现场的现场信息,通过对所述现场信息进行分析重构,获得现场区域,并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将所述打击风险区域和现场区域进行虚实场景的融合处理,获得虚实融合场景,并传输到设备端进行显示,同时,当所述设备端的目标工人进入打击风险区域时,进行相应的预警警示。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06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