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岩脉冲可控强波致裂煤岩体形成巷道防冲弱结构层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38828.9 | 申请日: | 2020-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0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高明仕;贺永亮;徐东;俞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C37/18 | 分类号: | E21C37/18;E21C41/18;E21F17/00;E21D9/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张联群 |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脉冲 可控 强波致裂煤岩 体形 巷道 防冲弱 结构 方法 | ||
1.一种煤岩脉冲可控强波致裂煤岩体形成巷道防冲弱结构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用钻机间隔距离分别从巷道(4)左右两帮向煤岩体指定位置打若干个卸压钻孔(5),孔深不小于20m,卸压钻孔(5)深度为巷道两帮距底板1.5~2.0m处,钻孔开孔与巷道帮部煤壁垂直,左帮与右帮的卸压钻孔(5)位置对称或不对称;
b.向施工完成的卸压钻孔(5)内放入与卸压钻孔直径相同的钢管(6),通过钢管(6)向钻孔内注入水,将高压电脉冲设备(8)送入钻孔内指定位置,对卸压钻孔(5)进行封孔,启动高压电脉冲设备(8)产生冲击波能量,单次冲击波能量为20~30kJ,通过2~3次冲击波致裂,使煤岩体形成致裂后的弱结构层(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岩脉冲可控强波致裂煤岩体形成巷道防冲弱结构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卸压孔(5)孔口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0~20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煤岩脉冲可控强波致裂煤岩体形成巷道防冲弱结构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个卸压孔(5)垂直巷道两帮打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煤岩脉冲可控强波致裂煤岩体形成巷道防冲弱结构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卸压孔(5)的钻孔直径为120~1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岩脉冲可控强波致裂煤岩体形成巷道防冲弱结构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卸压孔直径相同的钢管(6),钢管的长度为6~12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岩脉冲可控强波致裂煤岩体形成巷道防冲弱结构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管(6)由多节短钢管公母螺丝对接联结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882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KNN动态自适应的双图卷积图像分割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销轴同步纠偏锁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