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未读即时通信消息的提示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38823.6 | 申请日: | 2020-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5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 发明(设计)人: | 林皓;王睿;王家兴;冯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H04L12/18;H04W4/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即时 通信 消息 提示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未读即时通信消息的提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消息接收人阅读即时通信消息的情况,为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状态标识赋值;发送者在即时通信消息窗口中点击所述状态标识;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窗口显示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消息接收人列表,所述消息接收人列表包括未读消息接收人列表和已读消息接收人列表,在所述未读消息接收人列表中,发送者可任意选中其中一个至所有的消息接收人;向选中的消息接收人所绑定的手机号发送短信,提示有新的即时通信消息未读。通过本发明,用户可以及时了解好友阅读情况,并确切知道具体哪些好友未读消息,同时还可有针对性地选择要提醒的未读好友,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消息的遗漏及其在群消息中的淹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即时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未读即时通信消息的提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即时通信工具的快速发展,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甚至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的未读即时通信消息到来并提示用户查看是即时通信工具的一个基本特性。现有的实现方式很多,例如:直接弹出聊天窗口,在任务栏托盘区提示存在未读消息,IM工具主界面的联系人列表中相关联系人头像动画等。
虽然上述方式均可以提示消息接收者有新的未读即时通信消息,但是并不能让发送者知道其是否已收到,尤其是在群组通信中,发送者并不知道所发送即时通信消息所在群的其他好友是否收到。而且在实际应用场景中,人们往往需要确切地知道具体有哪些好友尚未阅读所发送的即时通过新消息,从而可以针对性的选择其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未读好友进行再次提醒或者重点提醒。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尤其需要提出一种灵活快捷的技术,使得即时通信用户可以知道其好友未阅读即时通信消息,尤其是在群组即时通信中还可以知道具体哪些好友未阅读即时通信消息,同时还能为用户提供一种针对未读消息的好友有选择性的提醒方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为即时通信消息在即时通信消息窗口中的状态标识赋值,可以使得发送者知道所发送即时通信消息被阅读的情况,再通过所述状态标识,发送者可以进一步确切知道具体哪些好友未读所发送的即时通信消息。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未读即时通信消息的提示方法,所述方法分为如下步骤:
根据消息接收人阅读即时通信消息的情况,为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状态标识赋值;
所述状态标识与所述即时通信消息在发送者的即时通信消息窗口同时显示;
发送者在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窗口中点击所述状态标识;
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窗口显示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消息接收人列表,所述消息接收人列表包括未读消息接收人列表和已读消息接收人列表,在所述未读消息接收人列表中,发送者可任意选中其中一个至所有的消息接收人;
向选中的消息接收人所绑定的手机号发送短信,提示有新的即时通信消息未读。
进一步地,在点对点即时通信中,当新的即时通信消息发送时,所述状态标识赋值为“未读”,一旦消息接收人阅读了所述即时通信消息,则所述状态标识赋值为“已读”。
进一步地,当发送者点击值为“未读”的状态标识时,可直接弹出一个确认提示框,若发送者确认,则向消息接收人绑定的手机号发送短信,提示有新的即时通信消息未读。
进一步地,在群组即时通信中,当新的即时通信消息发送时,所述状态标识赋值为“全部未读”;当有N(N≥1)个消息接收人阅读或未阅读所述即时通信消息时,则所述状态标识赋值为“N人已读”或“N人未读”;当所有消息接收人都阅读了所述即时通信消息时,则所述状态标识赋值为“全部已读”。
进一步地,所述未读消息接收人列表显示尚未阅读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消息接收人,所述已读消息接收人列表显示已阅读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消息接收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88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