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防水密实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38057.3 | 申请日: | 2020-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04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 发明(设计)人: | 孙艳文;魏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瑞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4/12 | 分类号: | C04B24/12;C04B103/6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2 | 代理人: | 刘莹莹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防水 密实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添加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防水密实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的混凝土防水密实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其原料组成为:氢氧化钠10%‑20%;硫化钠8%‑12%;硫代硫酸钠2%‑5%;硫磺3%‑5%;甘油1.5%‑2.5%;油酸三乙醇胺酯1%‑1.5%;丙三醇1.5%~3%;其余为水。本发明所述的混凝土防水密实剂掺量低,强度高、密实性好、吸水率低、耐久性好、抗收缩性能好、有效防止氯离子渗透、使混凝土有自愈合能力、环保无毒、抗冻融、抗碳化、耐酸碱、对钢筋无锈蚀作用,显著提高抗渗性和减少收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添加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防水密实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硬化过程中随着水泥水化进行,内部水分被水化反应所消耗,在硬化混凝土的集料-浆体界面形成了大量的连通的毛细孔;在干燥过程中混凝土会发生体积收缩,由于受到混凝土易产生开裂现象的约束,加剧了其渗漏的危害,而在混凝土拌合过程中加入防水密实剂,能提高硬化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开裂性,因此其对开发工程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现在国内常用的防水密实剂主要有高级脂肪酸类、三乙醇胺、氯化铁等几种。高级脂肪酸类化合物作为防水密实剂在建筑工程中已普遍应用,这类化合物可以使混凝土中的毛细管吸水明显减少,但掺入量的增加,强度会降低,并且其长期浸渍的情况下防水性会降低。三乙醇胺、氯化铁也常用来作为防水密实剂,其能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但却不能解决混凝土的开裂问题,且三乙醇胺用量不当,易对混凝土后期硬化性能造成严重危害,氯化铁则对内部钢筋有腐蚀作用,已被限制使用。因此,迫切需要一种不影响混凝土强度,且防水性能好的防水密实剂。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强度高、密实性好、吸水率低、耐久性好、抗收缩性能好、防止氯离子渗透、使混凝土有自愈合能力、环保无毒、抗冻融、抗碳化、耐酸碱、对钢筋无锈蚀作用,能够减少收缩且低掺量的混凝土防水密实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混凝土防水密实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其原料组成为:氢氧化钠10%-20%;硫化钠8%-12%;硫代硫酸钠2%-5%;硫磺3%-5%;甘油1.5%-2.5%;油酸三乙醇胺酯1%-1.5%;丙三醇1.5%~3%;其余为水。
所述的混凝土防水密实剂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1)在反应釜罐体内加入氢氧化钠,高温煅烧加热至氢氧化钠完全融化;
(2)按照配比向其中投入硫化钠、硫代硫酸钠、硫磺,并将上述混合料继续加热至1150-1200℃停止加热;
(3)自然冷却至120-130℃后加入水,待混合料温度降到80-85℃时,加入甘油、油酸三乙醇胺酯、丙三醇,自然反应4-5小时后,搅拌30-40分钟,放置冷却至常温,经沉淀进入过滤罐,最后进行成品罐包装。
步骤(2)中加热速率为100℃/h。
本发明产品掺入混凝土后,可显著提高抗渗性和减少收缩、防止开裂,且在使用中掺入量低,能有效阻止水分子渗透,显著提高混凝土强度。本发明产品易融于水,搅拌后在混凝土中均匀分布,与水泥水化析出物发生化学反应,成结晶体和凝胶体,减小了混凝土的体积收缩,提高了混凝土的抗裂性。同时,凝胶体在生长过程中,将水泥石中的孔隙填充和堵塞,切断毛细管道的连通,使混凝土内部的孔隙率变小,密实度和抗渗性提高。
经测试,本发明产品掺入混凝土后具有以下显著特性:
(1)抗渗性:具有高抗渗性,掺入本品的混凝土抗渗指标可提高2~4倍,达到P20以上。
(2)抗冻性:能显著提高混凝土抗冻性能,冻融循环200次动弹模量大于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瑞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贝瑞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80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保温板嵌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空气电极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