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使用的镍基变形高温合金轮盘锻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37240.1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54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黄烁;张北江;张文云;秦鹤勇;段然;赵光普;胥国华;陈石富;田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钢研高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9/05 | 分类号: | C22C19/05;C22C30/00;C22C1/02;C22C1/06;C22F1/10;C22B9/18;C22B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刘乾帮 |
地址: | 10008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使用 变形 合金 轮盘 锻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温使用的镍基变形高温合金轮盘锻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照成分配比称取原材料,成分配比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的原材料包括: C:0.01~0.08%,W:6.5~8.0%,Cr:7.5~11.0%,Mo:1.5~3.5%,Co:14.5~17.5%,Ti:1.0~2.0%,Al:4.0~5.5%,Nb:1.0~2.0%,Zr:0.005~0.05%,Mg:0.005~0.05%;Ce:0.001~0.05%,B:0.005~0.05%,Fe:0.01~1.5%,余量为Ni;所述的原材料还包括杂质元素,在所述的杂质元素中,P≤0.015%、Mn≤0.5%、Si≤0.5%、S≤0.015%、O≤0.005%、N≤0.01%、Ag≤0.005%、Ca≤0.01%、Sn≤0.01%、Pb≤0.001%,Cu≤0.5%、Ta≤0.5%、V≤0.5%;
步骤2:采用真空感应熔炼将所述的原材料熔炼为一次合金锭,所述的真空感应熔炼的处理工艺包括:抽空、熔炼期、精炼和出钢,所述的一次合金锭脱模后需进行高温去应力退火,再经电渣重熔精炼为二次合金锭,所述的二次合金锭脱模后需进行低温去应力退火,再经真空自耗重熔精炼为三次合金锭,得到合金锭;在所述的抽空的处理工艺中,真空度为10~100Pa;在所述的熔炼期的处理工艺中,温度控制为1300℃-1650℃;
在所述的精炼的处理工艺中,温度控制为1400℃~1600℃,真空度1~20Pa;
在所述的出钢的处理工艺中,温度控制为1420℃-1590℃,且需充10000~50000Pa氩气保护,浇铸完成后冷却0.5h~3h后脱模,得到一次合金锭;所述的一次合金锭脱模进行高温去应力退火处理,以10~50℃/h速度升温至高温去应力退火温度T,T的温度为T γ ′ ±50℃,T γ ′ 为γ′相全溶温度,T γ ′ 根据合金的实测成分利用商业软件Jmatpro计算得到;
步骤3:将步骤2所得的合金锭经高温均匀化退火后,所述的高温均匀化退火包括升温、保温和冷却过程,所述的升温的速度控制为15~60℃/h,所述的保温的温度为1150~1250℃,所述的保温的时间为24~72h,所述的冷却的速度控制为5~55℃/h,得到高温均匀化退火后的合金,再加热锻造开坯成棒材,所述的棒材锻造完成后需进行高温均质化退火,得到轮盘锻件;
步骤4:根据所述的轮盘锻件的重量切取步骤3所得的棒材,得到切取棒材;所述的切取棒材的重量为轮盘锻件的重量的115~145%,所述的切取棒材的高径比控制在1.5~3.0之间,将所述的切取棒材经制坯和模锻成型,得到合金轮盘锻件;
步骤5:将步骤4所得的合金轮盘锻件经热处理后,所述的热处理包括固溶处理、中间时效处理和时效处理,所述的固溶处理的方法为1150~1220℃保温2~10h,所述的中间时效处理的方法为1000~1150℃保温2~10h,所述的时效处理的方法为760℃~920℃保温8~32h,得到超高温使用的镍基变形高温合金轮盘锻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还包括:将所述的一次合金锭制备成电渣重熔电极,电渣重熔电极与结晶器的充填比为0.75~0.9;在所述的电渣重熔过程中,采用的电渣的组分配比为CaF2 :CaO:MgO:Al2O3 :TiO2 =65~75%:10~20%:0.5~5%:10~20%:0.5~5%,稳态熔速为1.0~6.0kg/min,所述的二次合金锭在所述电渣重熔精炼完成后的冷却时间为0.5h~6h,而后脱模得到二次合金锭,所述的二次合金锭脱模后进行低温去应力退火,以10~50℃/h速度升温至低温去应力退火温度T,T的温度为T γ ′ -250℃~ Tγ ′ -100,T γ ′ 根据合金的实测成分利用商业软件Jmatpro计算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钢研高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钢研高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724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