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智能电网的免授权频段信道接入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36830.2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5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孙晨;陈荣君;童军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4/08 | 分类号: | H04W74/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王乔峰 |
地址: | 31000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智能 电网 授权 频段 信道 接入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智能电网的免授权频段信道接入方法及装置,包括控制基站扫描当前全部的免授权频段信道,基于判断结果判定免授权频段信道是否满足用户的业务需求;如果不能满足用户的业务需求,则控制基站侦听当前全部的免授权频段信道的负载信息,基于负载信息从当前全部的免授权频段信道中选取负载最轻的信号作为备用信道;判断备用信道处于空闲状态则以载波监听的方式接入备用信道,基于备用信道进行数据传输,同时继续侦听剩余免授权频段信道中剩余信道的信道状态。通过控制基站主动侦听/负载预测的多信道动态跳频机制一方面可以规避来自WiFi等免授权频段上其他系统的干扰,另一方面可以均衡每个免授权频段上的负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智能电网的免授权频段信道接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电网规模的逐步增大,分布式新能源的大量涌现,层出不穷的新挑战推动着电网的发展,面对更高要求的灵活调节能力,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传统的电力系统很难支撑,泛在电力物联网便应运而生。泛在电力物联网突破了传统电力系统的瓶颈,将分布式计算,通信和互联网的优势引入电网,并结合“大云物移智”等技术,实现电力系统各个环节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具有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更加灵活等特征的智慧服务系统;实现“机器代人”,视频实时传输,智能巡检机器人和温湿度传感器和在线监测等智能化物联网管理;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信息通信。泛在电力物联网的诞生是电力系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变革。
泛在电力物联网给予了电网系统万物互联的可能,但随着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普及,其对电网数据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包括大量的视频监控数据、传感器传输数据和机器人巡逻数据,因此大量的频谱资源需要用于满足数据传输需求。然而,1800MHz频谱,无委会已明确分配给交通行业用于承载地铁等列控交通业务,电力行业新申请1.8GHz,获批的可能性已基本没有。230MHz频谱只能满足电力低带宽采集业务需求,无法满足对大带宽的视频和图像传输要求。
免授权频段具有非常丰富的频谱资源,但现阶段主要在WiFi系统使用。WiFi节在使用时,一般采用LBT(Listen Before Talk)机制进行信道侦听,侦听到信道空闲时间再占用信道。该方法可以避免将使用免授权频段信道的节点干扰其他节点正在进行的数据传输。但是,由于信道侦听不完全准确,因此在使用免授权频谱时会产生碰撞。另外,WiFi存在安全性低、数据传输不稳定等特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智能电网的免授权频段信道接入方法,所述免授权频段信道接入方法包括:
控制基站扫描当前全部的免授权频段信道,基于判断结果判定免授权频段信道是否满足用户的业务需求;
如果不能满足用户的业务需求,则控制基站侦听当前全部的免授权频段信道的负载信息,基于负载信息从当前全部的免授权频段信道中选取负载最轻的信号作为备用信道;
判断备用信道是否处于空闲状态;
如果处于空闲状态则以载波监听的方式接入备用信道,基于备用信道进行数据传输,在基于备用信道进行数据传输时继续侦听剩余免授权频段信道中剩余信道的信道状态。
可选的,所述免授权频段信道接入方法还包括:
如果免授权频段信道已满足用户的业务需求,则从满足业务需求中的免授权频段信道选取一条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的,所述免授权频段信道接入方法还包括:
如果备用信道处于繁忙状态,则继续侦听备用信道状态,直至备用信道处于空闲状态后再以载波监听的方式接入备用信道,基于备用信道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的,所述免授权频段信道接入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68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