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回收多联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35981.6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7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牛世波;陈卫星;林忠超;石靖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68 | 分类号: | F24F1/0068;F24F11/67;F24F11/84;F24F12/00;F24F13/24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马萍华 |
地址: | 26651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联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回收多联机,包括:室外机;高低压气管,其通过可控制阀及连接管路分别与高压侧和低压侧连接;低压气管,其与室外机的低压侧连接;至少一个室内机;至少一个冷热切换装置,其用于控制其连接的室内机的运行状态为制冷或制热,且冷热切换装置包括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第一控制阀连接在低压气管和室内机的室内气管之间,第二控制阀连接在高低压气管和室内气管之间;室外机控制可控制阀且在室内机的运行状态切换时,冷热切换装置被配置为控制关闭连接室内气管的已开启的控制阀,且控制开度由小变大开启连接室内气管的已关闭的控制阀。本发明有效避免室内机冷热同时运行时,切换室内机运行状态导致的冷媒冲击音和开阀吹笛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回收多联机。
背景技术
热回收多联机不同于常规的多联机,热回收多联机可以在部分室内机运行制冷(制热)模式的同时,部分室内机可以运行制热(制冷)模式,此种模式成为冷热同时模式。当前市场上热回收多联机产品大多为三管制,三管制指一套外机系统中具有高低压气管、中压液管和低压气管三套管路,热回收多联机向系统提供稳定的三种状态的冷媒,高压、中压和低压,室内机根据自己模式运行状态的情况,通过冷热切换装置,自己调节冷媒的选取流向实现制冷和制热同时运行,其中冷暖切换装置与室内机一一对应。
在现有的热回收多联机中,冷热切换装置包括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其中第一控制阀设置在室外机的低压气管和室内机气管之间,第二控制阀设置在室外机的高低压气管和室内机气管之间,通过室内机的运行状态(例如制冷或制热)决定第一控制阀的开闭和第二控制阀的开闭。在室内机冷热同时运行模式下,室内机制冷时,第一控制阀开启,第二控制阀关闭,此时室内机称为制冷室内机;室内机制热时,第二控制阀开启,第一控制阀关闭,此时室内机称为制热室内机。
现有热回收多联机中,室内机冷热同时运行模式下,在进行冷热切换时,例如室内机从制冷切换为制热时,在切换前,第一控制阀开启,第二控制阀关闭,此时室内侧为低压,切换后,第一控制阀关闭,第二控制阀开启,由于在第二控制阀的两侧存在高压差,切换时会出现冷媒冲击音及开阀时的吹笛声,降低用户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热回收多联机,有效避免室内机冷热同时运行时,切换室内机运行状态导致的冷媒冲击音和开阀吹笛声,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申请涉及一种热回收多联机,包括:室外机;高低压气管,其通过可控制阀及连接管路分别与所述室外机的高压侧和低压侧连接;低压气管,其与所述室外机的低压侧连接;至少一个室内机;至少一个冷热切换装置,其用于控制其连接的室内机的运行状态为制冷或制热,且所述冷热切换装置包括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连接在所述低压气管和室内机的室内气管之间,所述第二控制阀连接在所述高低压气管和室内气管之间;
所述室外机控制所述可控制阀以使所述高低压气管与所述室外机的高压侧连接,且在所述室内机的运行状态切换时,所述冷媒切换装置被配置为控制关闭连接所述室内气管的已开启的控制阀,且控制开度由小变大开启连接所述室内气管的已关闭的控制阀。用于避免控制阀开启导致的较大冷媒冲击音和开阀吹笛声。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热切换装置控制打开控制阀具体可以为:先小开度打开控制阀一段时间,待阀两侧压力平衡后,再完全打开所述控制阀。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选择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分别为电子膨胀阀,便于控制,性能稳定。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控制阀为带有均压孔的电子膨胀阀,以便在室内机的运行状态为冷热同时时,提高运行状态为制冷的制冷室内机的制冷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59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