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和控油的祛痘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35729.5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0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勇;李雪竹;丛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高姿化妆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67 | 分类号: | A61K8/67;A61K8/368;A61K8/9789;A61K8/81;A61Q19/00;A61Q19/10;A61Q17/00;A61P17/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王文伶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和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和控油的祛痘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结合痘痘发生发展的四个阶段,通过联合使用主要针对不同阶段发挥作用的四种有效成分,从控制皮脂分泌、剥落角质、抑制痤疮杆菌、减轻炎症这四个维度进行设计优化,其中,烟酰胺主要起到抑制油脂分泌的功效,包裹水杨酸起到剥落角质疏通毛孔的功效,抗坏血酸磷酸酯钠和丹参根提取物起到抑菌和消炎的功效,不仅弥补了现今祛痘产品单一作用机理的缺陷,同时四者相互协同,本发明的祛痘组合物具有更加全面、更显著的祛痘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和控油的祛痘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痘痘,又称“青春痘”、“痤疮”、“粉刺”,是毛囊及皮脂腺阻塞、发炎所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满脸的痘痘,反复发作,肿痛发炎,不仅会使皮肤毛孔粗大,色素沉着,长期下去还会留下痘印疤痕,对患者的皮肤、心理都有一定的影响。
痘痘产生的因素很多,根本的原因在于体内激素失衡引起的油脂分泌过盛。痘痘从发生、发展到成熟的过程,一般分四个阶段:一、皮脂分泌增多,形成开放型粉刺。由于青春期雄性激素的增加等因素,刺激皮脂腺增生肥大,引起皮脂分泌物增多,过量的皮脂混合物在毛囊口处逐渐淤积成一种固态的、不易清除的脂栓。二、毛囊角化异常,毛孔堵塞,形成闭口型粉刺。毛囊角化一旦出现异常,此处角质细胞变得十分粘稠,皮脂无法正常排出,逐渐形成一个小皮脂球,皮肤肿胀凸起,并伴有疼痛感。三、厌氧型痤疮丙酸杆菌等大量增殖。由于皮脂腺管口角化或毛囊漏斗部被堵塞,毛囊内的弱酸性的厌氧环境,非常适合这些微生物的生长,尤其使厌氧性痤疮丙酸杆菌数量增多,异常聚集,并大量分解皮脂。四、毛囊皮脂腺结构内炎症。当毛囊口闭塞时,大量皮脂堆积排不出去,痤疮丙酸杆菌将甘油三酯在溶脂酶的作用下形成大量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酸作用于毛囊上皮,产生出的各种酶将毛囊壁破坏,引起毛囊周围结缔组织的炎症。
目前具有祛痘功效宣称的化妆品,大多采用水杨酸、果酸、乙醇等去角质抑菌类物质,作用途径较为单一,祛痘效果不明显,且还会存在皮肤刺激等不良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祛痘产品作用途径较为单一,祛痘效果不明显,对皮肤的刺激性较大等问题,提供一种从多维度祛痘,祛痘效果显著,刺激性低的温和控油的祛痘组合物,以及该种祛痘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温和控油的祛痘组合物,所述祛痘组合物中含有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
2~6%的烟酰胺;
包裹水杨酸,所述包裹水杨酸的含量为使水杨酸在祛痘组合物中的质量百分比为0.6~0.8%;
0.5~2%的抗坏血酸磷酸酯钠;
0.1~0.4%的丹参根提取物。
优选的,所述祛痘组合物中含有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
4%的烟酰胺;
包裹水杨酸,所述包裹水杨酸的含量为使水杨酸在祛痘组合物中的质量百分比为0.66%;
1%的抗坏血酸磷酸酯钠;
0.25%的丹参根提取物。
优选的,所述祛痘组合物中还含有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
1~1.6%的增稠剂,所述增稠剂由U21、黄原胶、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组成;
1.5~4%的润肤剂;
1~4%的乳化剂;
0.2~1%的保湿剂;
0.2~0.3%的防腐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高姿化妆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高姿化妆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57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