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机天线线缆防脱方法和防脱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35385.8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3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李臣;刘威;杨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西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1/36 | 分类号: | B64C1/36;H02G3/22;H01Q1/50;H01Q1/2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天线 线缆 方法 结构 | ||
一种飞机天线线缆防脱方法和防脱结构,该防脱结构含有一个槽型套筒和一个限位圈,槽型套筒的上部有环形法兰,用于与飞机蒙皮上的线缆通过孔周围连接,槽型套筒的底部有一个限位孔,所述的限位圈卡接在天线线缆端头,限位圈的外径大于限位孔的直径,小于线缆通过孔的直径;在飞机蒙皮上的线缆通过孔内侧设置槽型套筒,在线缆的端头设置对应的橡胶限位圈,既起到了固定线缆的作用,还可以防止线缆掉入飞机机体内密闭盒段,避免了破坏式维修的风险,不影响外部设备的安装。与现有技术最大的不同在于有效规避了风险,节约维修时间。同时该线缆防脱结构小巧,经济性好,易制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机结构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飞机天线线缆防脱方法和防脱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飞机外部天线通过飞机蒙皮上的线缆通过孔与天线线缆连接,但在进行飞机天线检修或更换时,需断开天线与天线线缆的连接,由于天线线缆的接头较大,因此在机身蒙皮上的通过孔也相应的比较大,工人在施工过程中,特别容易使线缆接头从机身蒙皮上的通过孔掉入机身内部。因通过孔尺寸限制,工人无法在使用手或其他工具从机身蒙皮上的通过孔将线缆接头从蒙皮内重新取出来,因此需要从飞机内部打开内饰板,重新将线缆接头从机身蒙皮上的通过孔穿出,给工人的检修和维护工作带来了不便以及较多的工作量,影响检修和维护进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飞机维护现场的需求和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飞机天线线缆防脱方法和防脱结构。
一种飞机天线线缆防脱方法,在飞机蒙皮上设有线缆通过孔,天线线缆可由线缆通过孔从飞机机体内伸出飞机蒙皮外与天线连接,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内容:1)有一个线缆防脱结构,该防脱结构含有一个槽型套筒和一个限位圈,槽型套筒是一个帽型结构,槽型套筒的上部有环形法兰,用于与飞机蒙皮上的线缆通过孔周围连接,槽型套筒的底部有一个限位孔,该限位孔与线缆通过孔同轴,限位孔的直径小于线缆通过孔的直径,所述的限位圈卡接在天线线缆端头,限位圈的外径大于限位孔的直径,小于线缆通过孔的直径;2)将天线线缆端头经槽型套筒的限位孔进入槽型套筒,再经线缆通过孔伸出飞机蒙皮外;3)将限位圈卡接在天线线缆端头;4)将天线线缆端头与飞机天线连接;5)再将天线线缆端头放置于槽型套筒内,使天线线缆端头的限位圈受槽型套筒的底部的限位孔约束。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在飞机蒙皮上的线缆通过孔内侧设置槽型套筒,在线缆的端头设置对应的橡胶限位圈,既起到了固定线缆的作用,还可以防止线缆掉入飞机机体内密闭盒段,避免了破坏式维修的风险,不影响外部设备的安装。与现有技术最大的不同在于有效规避了风险,节约维修时间。同时该线缆防脱结构小巧,经济性好,易制造。
以下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飞机线缆防脱方法示意图。
图2是飞机线缆防脱结构示意图。
图3是槽型套筒结构示意图。
图4是橡胶限位圈结构示意图。
图中编号说明:1蒙皮、2线缆、3槽型套筒、4限位圈、5线缆通过孔、6限位孔、7环形法兰、8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在飞机蒙皮1上设有线缆通过孔5,飞机天线的线缆2的端头从飞机机体内通过线缆通过孔5伸出飞机蒙皮1外与天线连接,本申请提供的飞机天线线缆防脱结构,含有一个槽型套筒3和一个限位圈4,槽型套筒3是一个帽型结构,槽型套筒3的上部有环形法兰7,用于与飞机蒙皮上的线缆通过孔5连接,实施中槽型套筒3的环形法兰7通过铆钉固定在线缆通过孔5的孔边,槽型套筒3的底部有一个限位孔6,该限位孔6与线缆通过孔5同轴,限位孔6的直径小于线缆通过孔5的直径,所述的限位圈4是一个有开口8的橡胶圈,限位圈4卡接在天线线缆2的端头,限位圈4的外径大于限位孔6的直径,小于线缆通过孔5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西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航西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53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