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空间模式匹配的倒钩河自动识别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34274.5 | 申请日: | 2020-03-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85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安波;董甜甜;徐诗宇;解宪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6V20/10 | 分类号: | G06V20/10;G06F16/29;G06F16/901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冯艳芬 |
| 地址: | 21004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空间 模式 匹配 倒钩河 自动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空间模式匹配的倒钩河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基于研究区域的矢量水系图层,将满足预设长度要求的近似直线河段抽象为节点,生成节点集合V;
(1-1)从研究区域的矢量水系图层中读取河流数据到集合R={ri|i=0,1,…,nr-1}中,ri表示第i条河流,nr为河流个数;
(1-2)从集合R中读取一条河流ri,将河流ri存入栈Stack;
(1-3)判断栈Stack是否为空,若栈Stack不为空,则取出位于栈顶的河段作为当前需处理的河段rc,否则执行步骤(1-15);
(1-4)根据公式(1)计算河段rc的直线近似度S;
式中,ps为河段rc的起点,pe为河段rc的终点,||ps-pe||表示河段rc的实际长度,Len(ps,pe)表示点ps与pe之间的理想直线长度;
(1-5)若SST,ST为预设最大直线近似度阈值,则判定当前河段rc为近似直线河段,执行步骤(1-6),否则执行步骤(1-10);
(1-6)根据公式(2)计算河段rc的走向Direction;
Direction=(pe.x-ps.x,pe.y-ps.y) 式(2)
式中,(ps.x,ps.y)为河段rc的起点坐标,(pe.x,pe.y)是河段rc的终点坐标;
(1-7)获取河段rc的中点,标记为节点Nc;
(1-8)记录河段rc的所属河流序号i、直线近似度S、长度和走向Direction;
(1-9)将节点Nc存储到集合vi中,并返回执行步骤(1-3);
(1-10)根据公式(3)依次计算当前河段rc中每个折点到河段首尾连线的距离,并获取Dis值最大的折点F;
式中,(pj.x,pj.y)为河段rc第j个折点的坐标;
(1-11)用折点F将当前河段rc分成两部分,其中上游河段记为Lline,下游河段记为Rline;
(1-12)对于下游河段Rline,计算其长度Length;
(1-13)若LengthLT,LT为预设最短直线长度阈值,则将下游河段Rline入栈Stack,否则返回执行步骤(1-3);
(1-14)针对上游河段Lline,按照步骤步骤(1-12)和步骤(1-13)执行;
(1-15)顺序给集合vi中的节点添加NodeType属性值,具体为:若集合vi只有一个节点,则该节点的NodeType为11;否则,其中最上游节点的NodeType为-1,最下游节点的NodeType为1,其余节点的NodeType为0;
(1-16)重复执行步骤(1-2)至步骤(1-14),直至集合R中所有河流被处理,将最终得到的所有集合vi组合形成节点集合V={vi|i=0,1,…,nr-1};
(2)基于近似直线河段之间的邻接关系,生成边集合E,并由节点集合V和边集合E,生成流域的ARG模型G=(V,E);具体包括:
(2-1)读取矢量水系图层中河流线数据的流向属性,存入集合ToID={ti|i=0,1,…,nr-1}中,其中,ti表示第i条河流ri的流向属性,i表示河流序号,nr为河流个数;
(2-2)读取一条河流ri,获取集合ToID中值为i的所有河流的序号,并将这些序号放入集合Fi中;
(2-3)获取河流ri的上游节点,存储到局部节点集合Seti;
(2-4)获取集合Fi中所有河流的下游节点,存储到集合Seti;
(2-5)从Seti中任意取两个节点,记为Nk和Nl;
(2-6)基于节点Nk和Nl,生成边ekl;
(2-7)分别获取节点Nk、Nl的走向Dk、Dl;
(2-8)根据公式(4)计算河段夹角值Angle,作为边ekl的属性Angle;
式中,(Dk.x,Dk.y)和(Dl.x,Dl.y)分别为Dk、Dl的坐标;
(2-9)获取节点Nk的河流序号值m,获取节点Nl的河流序号值n;
(2-10)获取节点Nk所属河流的流向属性tm,获取节点Nl所属河流的流向属性tn;
(2-11)根据公式(5)计算EdgeType,将其作为边ekl的属性EdgeType,并将边ekl连同其属性Angle和EdgeType存入边集合ei中;
(2-12)循环执行步骤(2-5)至步骤(2-11),直至集合Seti中任意两节点都被处理;
(2-13)获取河流ri的节点集合vi中任意两相邻节点,并对两相邻节点执行步骤(2-6)至步骤(2-11);
(2-14)重复执行步骤(2-13),直至集合vi中所有相邻节点都被处理;
(2-15)循环执行步骤(2-2)至步骤(2-14),直至所有河流都被处理,得到边集合E={ei|i=0,1,…,nr-1};
(2-16)基于图的邻接表存储结构,根据节点集合V和边集合E,生成ARG模型G=(V,E);
(3)定义倒钩河的空间模式P的结构模式和语义模式匹配规则;具体包括:
(3-1)定义倒钩河的结构模式P=(Vp,Ep),其中,Vp为节点集,具体包括三个节点,每个节点的属性为NodeType,Ep为边集,具体包括三条边,每条边的属性为MinAngle、MaxAngle和EdgeType;
(3-2)基于倒钩河的平面形态和空间结构特征,定义倒钩河的语义模式的匹配规则如下表所示:
表中,MinAngle和MaxAngle表示夹角最小值和最大值;
(4)基于空间模式的结构匹配,识别出所述ARG模型中与所述空间模式P结构一致的所有同构子图,并存储到集合SG中;
(5)基于空间模式的语义匹配,顺序进行集合SG中每一个子图与空间模式P的语义匹配,将匹配失败的子图从集合SG中删除;
(6)根据集合SG,生成倒钩河图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未经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427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