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无源超高频RFID的人员管控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34185.0 | 申请日: | 2020-03-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97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王楦烨;刘子瑜;郑燕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7C9/27 | 分类号: | G07C9/27;G07C9/29;G06K7/10;G06K17/00;G01K13/00 |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 地址: | 31203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无源 超高频 rfid 人员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无源超高频RFID的人员管控系统,涉及人员管控系统技术领域,包括读写器、高增益天线、低增益天线、无源电子标签、体温监测器、控制单元和信息储存单元;控制单元包括进入管理模块、出去管理模块、添加/删除用户模块、系统设置模块;进入时,读写器读取标签ID,如果未读到则显示“卡未读到”;如果读到则判断体温是否在正常范围,若体温正常或者体温数据为空,则显示“允许通过”,否则显示“禁止通过”。出去时,未读到或不存在显示“卡未读到”;读到且读取时间已超过设置好的“外出时间”时间间隔显示“允许通过”,未超过显示“禁止通过”。本发明无需摘口罩且可远距离快速识别,在疫情期间可减少感染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员管控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源超高频RFID的人员管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各产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宅小区、公司楼宇、车间厂房等各种场所的安全防范已经受到广泛关注,提高安全防范技术是人们生活、工作的基本需求之一。除了日常的安全需求,人员进出管理措施应当能够应对如2019年的新型冠状肺炎事件这种特殊的防控需求。为遏制2019-nCoV病毒的扩散,各地政府推出严厉的居家管控措施,许多地区已限制每户人家每两天派一位成员出门一次,并且各小区楼宇限制外来人员进入。
目前大部分人员管控采取的都是门禁卡、键盘输入密码、手机扫二维码或者人脸识别的方式。门禁卡容易损坏或忘带,键盘输入密码的方式容易将密码泄露于外人,手机扫码对于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和小孩是个难题,并且门禁卡或手机扫二维码需要近距离才能成功。这些方式无法核时进出的人员信息,只能尽可能做到让常进出人员可以正常进出,不仅难以满足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安全保卫工作,对于特殊时期更是无法达到理想管控作用。人脸识别的人员管控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方便高效,但具有距离短、易受光线影响、易受妆容或面部遮盖物影响等缺点,且容易泄露个人隐私。
基于此,做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无源超高频RFID的人员管控系统,无需摘口罩且可远距离快速识别,在疫情期间可减少检测时的感染风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无源超高频RFID的人员管控系统,包括
读写器,用于读写标签信息,包括三个天线端口,第一个天线端口固定为“进入控制”,第二个天线端口固定为“出去控制”,第三个天线端口固定为“录入控制”;
高增益天线,用于配合读写器使用,读写器的“进入控制”端口和“出去控制”端口要连接高增益天线;
低增益天线,用于作为发卡器天线配合读写器使用,连接读写器的“录入控制”端口,将标签信息录入到控制单元中;
无源电子标签,用于存储进出被管控区域的人员的用户信息。
体温监测器,用于在防疫时期监测进出人员的体温,与控制单元相连后通过读写器将体温录入无源电子标签;
控制单元,用于设置信息、分析处理读写器读到的标签信息,并反馈结果,包括
进入管理模块,用于分析处理读写器从“进入控制”端读到的标签信息,并反馈结果;
出去管理模块,用于分析处理读写器从“出去控制”端读到的标签信息,并反馈结果;
添加/删除用户模块,用于添加/删除读写器从“录入控制”端读到的标签信息;
系统设置模块,根据需要设置外出频率和三个天线的发射功率;
信息储存单元,用于存储各种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未经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41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