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酱香型白酒酿造的管链式酒料输送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33093.0 | 申请日: | 2020-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2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梅厚凤;潘声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六安七茗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9/16 | 分类号: | B65G19/16;B65G43/08;C12H6/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香型 白酒 酿造 链式 输送 组件 | ||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酱香型白酒酿造的管链式酒料输送组件,其包括安装于地面的固定架体,固定架体上安装有壳体组件(100)、管链式输送装置(200),管链式输送装置(200)包括输送电机(210)、管链输送机构(220),管链输送机构(220)用于将酒料输送至蒸馏设备内并将酒精蒸发后的废弃酒料由蒸馏设备内输送走,输送电机(210)用于为管链输送机构(220)运行提供动力;其通过管链输送方式将酒料输送至蒸馏装置内并将蒸馏装置内的酒料废渣输送走,蒸馏装置内对酒料进行蒸馏的构件设置有两组,进而实现对酒料的两次蒸馏,使得酒料内的酒精会被彻底蒸馏挥发出来,出酒率更高,整个蒸馏过程全自动化,工作人员只需添加酒料即可,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酿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酒料输送组件。
背景技术
白酒在我国源远流长,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发展至今其工艺和产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我国白酒产量达到102.56亿升,中国的白酒,通常是采用固态酿造法,即将发酵好的粮食以固态形式上酒甑(蒸馏装置)蒸酒,然后进行冷却收集,获得酒精浓度较高的白酒,加热方式有多种,例如电加热、直接燃料燃烧加热或者用水蒸气加热等等,目前多采用水蒸气加热的方式,但是无论采用哪种加热方式,与底锅紧贴的酒料受热最快,而离底锅的底部越远的酒料受热较慢,这样就会导致贴紧底锅的酒料内的酒精被完全蒸馏后,位于顶部的酒料中还残留有部分酒精,而继续加热可能会使得紧贴底锅的酒料产生糊锅的问题,因此这就会使得酒料中酒精蒸馏得不够充分,导致浪费,为此,本发明有必要提供一种酿酒用蒸馏设备,其通过管链输送方式将酒料输送至蒸馏装置内并将蒸馏装置内的酒料废渣输送走,蒸馏装置内对酒料进行蒸馏的构件设置有两组,进而实现对酒料的两次蒸馏,使得酒料内的酒精会被彻底蒸馏挥发出来,出酒率更高,整个蒸馏过程全自动化,工作人员只需添加酒料即可,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酒精蒸馏过程中,蒸馏构件内设置有振动器,振动器能够对蒸馏构件进行上下振动,进而使酒料在蒸馏构件内呈均匀分布,使得热蒸汽能够均匀穿透每一份酒料,酒精蒸馏挥发更加彻底,进一步提高出酒率;酒液冷凝过程中,其通过流动水冷方式提供冷却源,冷却效果更佳,同时设置于冷却内壳内的冷却接触板能够间接提高酒精蒸汽与冷却水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冷凝效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酒料输送组件,其通过管链输送方式将酒料输送至蒸馏装置内并将蒸馏装置内的酒料废渣输送走,蒸馏装置内对酒料进行蒸馏的构件设置有两组,进而实现对酒料的两次蒸馏,使得酒料内的酒精会被彻底蒸馏挥发出来,出酒率更高,整个蒸馏过程全自动化,工作人员只需添加酒料即可,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酱香型白酒酿造的管链式酒料输送组件,其包括安装于地面的固定架体,固定架体上安装有壳体组件(100)、管链式输送装置(200),管链式输送装置(200)用于将酒料输送至蒸馏设备内并还将酒精蒸发后的废弃酒料由蒸馏设备内输送走;
所述的管链式输送装置(200)包括输送电机(210)、管链输送机构(220),管链输送机构(220)用于将酒料输送至蒸馏设备内并还将酒精蒸发后的废弃酒料由蒸馏设备内输送走,输送电机(210)用于为管链输送机构(220)运行提供动力。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所述的壳体组件(100)包括固定外壳一(110)、固定外壳二(120)、连接外壳(130),固定外壳一(110)与固定外壳二(120)均为设置有内腔的矩形壳体结构并且两者均固定安装于固定架体上,固定外壳一(110)朝向固定外壳二(120)的侧面固定设置有出料嘴(112)并且出料嘴(112)的上端面设置有进料漏斗(111),进料漏斗(111)与出料嘴(112)之间相互接通,出料嘴(112)与固定外壳一(110)之间相互接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六安七茗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六安七茗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30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橡胶产品组件的自动组装机
- 下一篇:一种有效的eMMC数据采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