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客车玻璃用细线银浆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32177.2 | 申请日: | 2020-0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0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 发明(设计)人: | 朱庆明;江海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银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22 | 分类号: | H01B1/22;H01B1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蒋亮珠 |
| 地址: | 2018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客车 玻璃 细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客车玻璃用细线银浆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含量的组分:金属银粉60‑80;玻璃粉3‑7;高分子树脂1‑8;有机添加剂1‑3;有机溶剂1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得到的产品解决了银浆的印刷细度、导电性能、致密性等问题,提高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导电银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客车玻璃用细线银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工业也得到快速蓬勃的发展,汽车产量也逐年提升。同时,客车玻璃用银浆和黑釉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且品质要求也是越来越高。
为了快速消除雾霜,客车后档玻璃一般都会配有除雾霜加热线。加热线一般通过丝网印刷技术将银浆印在客车玻璃和黑釉的表面,经钢化炉钢化处理3-5min,使银浆附着于客车玻璃和黑釉的表面形成银层。烧结后加热线的电阻一般在0.5-1.2Ω,在客车玻璃两侧银面上焊接电源线路,通上12-13V的电压后,整个加热线开始发热,从而达到除雾的效果。由于加热线随汽车可能暴露于湿热等环境中,故对客车玻璃用银浆的耐酸性、耐磨性、附着力、抗氧化性等提出了很高的技术要求。同时,鉴于银浆实际上是印刷于黑釉上面,故银浆与黑釉的匹配性也提出了很高的技术要求。
目前,国内客车玻璃厂用的银浆大多数为国产银浆,少部分采用杜邦、福禄和庄信万丰等国外产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银浆丝网印刷的线宽一般为0.6-0.9mm,不适合线宽为0.3mm左右的细线产品,发生断线的频率较高。
中国专利CN201410804458.2汽车玻璃用细线银浆及其制备方法,原料采用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金属银粉6080%;玻璃粉37%;高分子树脂18%;有机添加剂13%;有机溶剂1025%,通过备料、载体的配制、银浆的配制、银浆的生产等步骤制备得到汽车玻璃用细线银浆。该银浆的印刷细度可达到线宽为0.3mm左右、导电性能可达到银线电阻率5.53*10-6Ω·cm、附着力大于80N,但是汽车后档玻璃的成型温度为650~720℃,对于客车后档玻璃的成型温度(550~650℃)来说,成型温度偏高不适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成型温度低的客车玻璃用细线银浆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客车玻璃用细线银浆,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含量的组分:金属银粉60-80;玻璃粉3-7;高分子树脂1-8;有机添加剂1-3;有机溶剂10-25。
包括以下重量份含量的组分:金属银粉75-78;玻璃粉5-6;高分子树脂4-5;有机添加剂2-3;有机溶剂15-2。
所述的金属银粉为球状银粉和片状银粉按照质量比为1:2~5混合构成的复合物,球状银粉的粒径为0.5-0.8μm,振实密度为2.0-4.0g/ml;片状银粉的粒径为1-7μm,振实密度为1.0-3.0g/ml。
所述的玻璃粉为在200~300℃条件下的热膨胀系数为6.0×10-6~7.0×10-6/℃的无铅玻璃粉。
所述的高分子树脂为乙基纤维素、硝基纤维素、乙基羟乙基纤维素、木松香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乙基纤维素。
所述的有机添加剂包括增塑剂、流平剂、偶联剂和触变剂,其质量比为1:1:1:3~5;
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柠檬酸三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柠檬酸三辛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流平剂为有机硅树脂、氢化蓖麻油、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KH560、KH570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触变剂是聚烯烃蜡、聚酰胺蜡和蓖麻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银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银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21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