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稀疏两相流中颗粒局部结构的测量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32167.9 | 申请日: | 2020-0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76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 发明(设计)人: | 孔平;王蓬;李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健康医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N15/00 | 分类号: | G01N15/00;G01N21/84;G06V10/44;G06V10/56;G06K9/62;G06T7/00;G06T7/6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 地址: | 20131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稀疏 两相 颗粒 局部 结构 测量方法 | ||
1.一种稀疏两相流中颗粒局部结构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流化颗粒图像,并对流化颗粒图像进行背景去噪和二值化处理,得到处理后的流化颗粒图像;
S2、对处理后的流化颗粒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筛选,以得到流化颗粒图像中每一个颗粒上白色光点的像素值;
S3、根据每一个颗粒上白色光点的像素值,对每一个颗粒进行定位,确定每一个颗粒在直角坐标系下的坐标值,并记录颗粒定位顺序,其中,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流化颗粒图像的左下角;
S4、根据每一个颗粒在直角坐标系下的坐标值,构建对应的颗粒系统的Voronoi图,并以此计算每一个颗粒的局部体积分数;
S5、构建接触模型,其中,接触模型包括与键取向序参数对应的七个拓扑结构,即有键取向序参数为Q0~Q6;
S6、确定每一个颗粒的键取向序参数Qn,结合接触模型,以对每一个颗粒进行局部结构匹配及颜色表征,同时计算每一个颗粒的方位角、建立颗粒局部结构变化曲线,即完成对流化颗粒局部结构的测量;
所述步骤S6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61、按照步骤S3的颗粒定位顺序,依次对每一个颗粒划分最小局部结构体积元,以计算每一个颗粒与其邻近颗粒之间的距离,确定颗粒系统中的每一个颗粒与邻近颗粒接触的个数n,即得到每一个颗粒的键取向序参数Qn;
S62、依次将每一个颗粒的键取向序参数Qn分别与接触模型的七个拓扑结构进行匹配,并进行颜色表征,在进行匹配时,具体过程为:首先对应于键取向序参数Qn的值,构建局部体积分数的七个区间;之后判断每一个颗粒的键取向序参数Qn所对应的局部体积分数是否位于对应的区间内,若位于对应的区间,则匹配准确,否则匹配不准确,需返回步骤S61,以进行再次测量与匹配;
S63、计算所测量的每一个颗粒与其邻近颗粒之间的夹角,即该颗粒拓扑结构中邻近颗粒的方位角;
S64、实时统计键取向序参数为Q6的颗粒个数,通过曲线拟合键取向序参数为Q6的颗粒个数与时间的关系,得到颗粒局部结构变化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稀疏两相流中颗粒局部结构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1、将每一个颗粒上白色光点进行连通域标识,以识别每一个颗粒;
S32、选取流化颗粒图像的左下角为坐标原点,以建立直角坐标系;
S33、根据连通域标识顺序,依次对每一个颗粒进行定位,即得到每一个颗粒在直角坐标系下的坐标值,并记录颗粒定位顺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稀疏两相流中颗粒局部结构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41、根据每一个颗粒在直角坐标系下的坐标值,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得到空间离散点,以生成对偶元Delaunay三角网;
S42、确定Delaunay三角网中每个三角形的外接圆圆心,通过连接相邻三角形的外接圆圆心,形成以每个三角形顶点为生成元的多边形网,即为颗粒系统的Voronoi图,其中,Voronoi图中每个多边形对应于一个颗粒;
S43、基于凸多边形的性质,得到Voronoi图中每个多边形的面积,以计算每一个颗粒的局部体积分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稀疏两相流中颗粒局部结构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体积分数具体为:
其中,Fi为颗粒i的局部体积分数,d为颗粒i的直径,Ai为颗粒i对应多边形的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健康医学院,未经上海健康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216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