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CB线路板安装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31881.6 | 申请日: | 2020-0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3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崔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亮 |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B23P19/00;B23P19/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cb 线路板 安装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CB线路板安装机构,属于线路板加工技术领域,包括输送机构、上料组件、固定安装组件、空隙填充组件、烘干组件和若干等间距设置在输送机构顶部的线路板固定组件,每个所述线路板固定组件均与输送机构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上料组件包括转动件和螺丝上料件,所述转动件设置在输送机构的侧壁上,所述螺丝上料件设置在转动件的顶部,固定安装组件架设在输送机构的顶部,空隙填充组件设置在输送机构的顶部,烘干组件设置在输送机构的顶部。本发明通过两个驱动电机工作带动两个转动毛刷转动对线路板上螺丝安装的地方进行添加填充物,对螺丝孔进行填充,将螺丝固定在螺丝孔内,不会因为在安装后由于线路板的晃动影响电路板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路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PCB线路板安装机构。
背景技术
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电路板,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它的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它的设计主要是版图设计;采用电路板的主要优点是大大减少布线和装配的差错,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和生产劳动率。按照线路板层数可分为单面板、双面板、四层板、六层板以及其他多层线路板。
如公开号为CN109803513A的专利涉及一种PCB线路板安装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前表面的靠中间位置设置有线路板本体,所述固定板前表面的靠左右两侧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线路板本体左右两侧的靠中间位置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两个连接块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套,所述线路板本体左右两侧的靠顶部和底部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左右两个固定块相背的一侧均开设有锁槽。该PCB线路板安装机构,通过固定块、套杆、锁槽、活动杆、锁杆、第一连杆、拉簧、第二连杆、U型卡夹以及销块的配合使用,使其具有方便安装的功能,从而让使用者在安装本装置时,能够快速的对本装置进行安装,提高了安装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和方便性。
但是,上述装置在使用中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在对线路板进行加工时,不能对加工所需要的螺丝进行自动上料作业,在加工的过程中还需要人工将螺丝放在线路板上的安装处,导致安装的效率低,影响线路板的加工效率,第二,在对线路板进行加工后,不能将螺丝完全固定在安装的螺丝孔内,导致在线路板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线路板的位置发生偏移,从而影响线路板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PCB线路板安装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对加工所需要的螺丝进行自动上料作业和不能将螺丝完全固定在安装的螺丝孔内,导致在线路板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线路板的位置发生偏移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PCB线路板安装机构,包括输送机构、上料组件、固定安装组件、空隙填充组件、烘干组件和若干等间距设置在输送机构顶部的线路板固定组件,所述输送机构呈竖直设置,每个所述线路板固定组件均与输送机构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上料组件设置在输送机构的进料端,所述上料组件包括转动件和螺丝上料件,所述转动件设置在输送机构的侧壁上且与输送机构转动连接,所述螺丝上料件设置在转动件的顶部,所述安装组件架设在输送机构的顶部且安装组件的安装端竖直向下设置,所述空隙填充组件设置在输送机构的顶部且位于安装组件的旁侧,所述烘干组件设置在输送机构的顶部且位于空隙填充组件的旁侧。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件包括安装板、转动电机、转动柱、第一转动齿轮、第二转动齿轮和支撑板,所述安装板水平设置在输送机构的侧壁上,所述转动电机设置在安装板的底部且转动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上设置,所述第一转动齿轮设置在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转动柱设置在输送机构上且与输送机构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齿轮设置在转动柱上且与第一转动齿轮啮合,所述支撑板竖直设置在转动柱的顶部,所述支撑板的侧壁上固定设有输出端竖直向上的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输出端上设有与支撑板滑动配合的升降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亮,未经崔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18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直径精炼热作模具钢锻件的热加工方法
- 下一篇:腕表识别方法及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