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垢增效组合物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31798.9 | 申请日: | 2020-0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8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 发明(设计)人: | 田志斌;郭艳红;詹益腾;官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三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3G5/06 | 分类号: | C23G5/06;C23G1/0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向薇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经济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垢 增效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垢增效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除垢增效组合物包含有络合剂、乳化剂、分散剂、吸附剂、缓蚀剂以及水,每Kg所述除垢增效组合物中包含40‑80g的所述络合剂、40‑70g的所述乳化剂、10‑20g的所述分散剂、20‑40g的所述吸附剂以及15‑35g的所述缓蚀剂。本发明通过将吸附剂和分散剂与络合剂、乳化剂和缓蚀剂搭配使用,形成具有特定配方的除垢增效组合物。用添加有该除垢增效组合物的清洗剂去清洗金属,避免清洗过程中在金属表面产生灰膜,使金属表面呈现基材状态,改善后续电镀层的外观并提升后续电镀层与金属基材之间的结合力。相对于传统方法更高效,更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除垢增效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金属零部件通常有钢铁、锌合金、铜合金、铝合金等制成,其中钢铁属于电镀中最为常见的基材。金属零部件经过电镀、氧化、磷化、化学镀或喷塑等表面处理之后,广泛应用于生活中许多方面。进入电镀生产线的金属零部件,由于经过各种加工处理,表面会粘有油污、灰膜,抛光蜡等。因此在金属零部件进行电镀等后表面处理工序之前必须进行除油、除垢、除锈等清洗工序。金属零部件在电镀或喷涂前的清洗工序是保证镀层或涂层与基体结合力的必要工序,随着人们对金属零部件外观及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清洗工序在生产中重要性尤为突出。
传统上,对这些金属零部件进行清洗所采用的除垢剂配方例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5-35份,六亚甲基四胺30-50份,金属络合剂15-25份,三聚磷酸钠5-15份,五水硅酸钠5-8份,氨基磺酸2-5份,缓蚀剂6-10份,盐酸1-3份以及蒸馏水50-80份。然而在目前的生产中发现,采用传统的除垢剂配方对钢铁零部件(尤其是抛光后的工件)进行清洗的过程中,例如前处理除油、电解除油、酸洗等工序,钢铁零部件表面会产生一层灰膜,该灰膜的存在导致电镀后工件表面会发雾、出现花斑等,同时镀层与基材结合不牢。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除垢增效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除垢增效组合物,所述除垢增效组合物包含有络合剂、乳化剂、分散剂、吸附剂、缓蚀剂以及水,每Kg所述除垢增效组合物中包含40-80g的所述络合剂、40-70g的所述乳化剂、10-20g的所述分散剂、20-40g的所述吸附剂以及15-35g的所述缓蚀剂。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每Kg所述除垢增效组合物中包含45-65g的所述络合剂、45-65g的所述乳化剂、11-15g的所述分散剂、22-38g的所述吸附剂以及18-33g的所述缓蚀剂。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散剂选自直链苯磺酸钠、二甲苯磺酸钠以及萘磺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附剂选自烷基糖苷、脂肪醇醚硫酸钠、α-烯烃磺酸钠以及仲烷基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乳化剂选自烷基脂肪醇、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以及EO/PO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络合剂选自葡萄糖酸钠、EDTA二钠、三乙醇胺、羟基乙酸钠、氮川三乙酸三钠以及丙烯酸/马来酸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蚀剂选自乌洛托品、胺类复合物以及磷酸酯氟碳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的除垢增效组合物作为金属清洗增效剂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洗组合物,包含有40-60ml/L的增效剂以及50-70g/L的除油粉,或者包含有1-3ml/L的增效剂以及300-500ml/L的盐酸,所述增效剂为上述的除垢增效组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三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三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17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