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Y型密封圈及具有该密封圈的定向排脂密封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31497.6 | 申请日: | 2020-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8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绍民;蔡安民;郭辰;张立英;刘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J15/3236 | 分类号: | F16J15/3236;F16J15/324;F16J15/3252;F16J15/3268;F16J15/3284;F16N31/02;F16N29/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晓晓 |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圈 具有 定向 密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双Y型密封圈及具有该密封圈的定向排脂密封装置,属于机械密封技术领域。双Y型密封圈包括连接环、弹簧骨架和2个密封环,2个密封环外圆周端部的V型密封唇能够在需要密封的部位提供双重密封防护,弹簧骨架朝外扩张使唇体与支撑环保持紧贴状态,给密封唇提供持续的径向预紧力,能够有效保证长效可靠的密封性能。具有上述密封圈的定向排脂密封装置,还包括集油盒、支撑环和卡箍,将密封面由轴承端盖的表面转移至支撑环的内圆面,因此不会对轴承端盖造成磨损。并且能够通过排脂孔实现定向排脂,避免油脂外溢污染环境,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密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Y型密封圈及具有该密封圈的定向排脂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密封件(油封)是防止流体从相邻结合面间泄漏以及防止外界杂质如灰尘与水分等侵入机器设备内部的零部件的材料或零件。VA型轴向密封圈是本领域中常见的一种密封结构,VA型轴向密封圈的主体密封圈紧贴在轴上并随轴一同转动,锥形密封唇贴靠在轴承端盖上,可防止角度的偏移,防止外界的杂污侵入和内部油脂的外泄,中间的连接部位可保护密封唇运动的持久并对表面产生轻微压力,其结构如图1所示。通过在其橡胶组成部分中间夹入一层或多层帆布,能够令油封的耐磨度大幅提升。
现有的VA型轴向密封圈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1、上述油封通过密封唇与轴承端盖之间的紧密接触而实现密封,由于夹布油封的耐磨性强,经过长时间的工作后会导致对轴承端盖的表面造成磨损,随着表面磨损的产生,继而会导致密封性大打折扣,最终使得密封泄漏成为必然,从而使得轴承带病运行,导致轴承损伤。况且轴承端盖表面磨损后,轴承端盖又不能方便的修复或整体更换;2、上述油封中未设置排脂功能,不利于油脂的更新,且在补脂后必然泄漏,不仅造成油脂浪费,同时污染环境;3、油封中的橡胶弹性会因自身老化和环境影响而快速衰减,以致密封快速失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Y型密封圈及具有该密封圈的定向排脂密封装置,双Y型密封圈能够针对旋转轴与轴承端盖之间含有润滑油脂的腔室进行较好的密封,具有双Y型密封圈的定向排脂密封装置同时还能够定向排出溢出的油脂,避免污染环境。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Y型密封圈,包括连接环、弹簧骨架和2个密封环;2个密封环的内圆周分别与连接环两端连接,密封环的外圆周连接有截面为V型的密封唇;弹簧骨架嵌套在连接环、密封环和2个密封唇相对一侧的唇体内部。
优选地,连接环、密封环与密封唇为一体结构。
优选地,V型密封唇的张角为90~120°。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双Y型密封圈的定向排脂密封装置,包括集油盒、支撑环、卡箍和上述双Y型密封圈;
使用时,支撑环与轴承端盖连接;双Y型密封圈通过卡箍与旋转轴连接,密封唇与支撑环内圆面紧密接触;支撑环的底部设有排脂孔,排脂孔位于2个密封环之间,排脂孔的一端连通轴承端盖与旋转轴形成的密封腔,另一端与外界连通;集油盒设在排脂孔下方,集油盒与轴承端盖连接。
优选地,排脂孔的轴线与2个密封环的间距相等。
优选地,支撑环通过固定螺栓与轴承端盖连接。
优选地,集油盒与轴承端盖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
优选地,集油盒的侧壁设有油位观察窗。
进一步优选地,油位观察窗上设有刻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14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