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机自主着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30509.3 | 申请日: | 2020-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41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 发明(设计)人: | 许华荣;翁丽芬;谢晓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 |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杨唯 |
| 地址: | 36102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自主 着陆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自主着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基于摄像机采集的图像重建三维图像;对三维图像经SIFI算法进行特征提取,以获得特征图;其中,特征图包括N个SIFI特征尺度,以及每个SIFT特征尺度对应的尺度信息;根据每个SIFT特征尺度对应的尺度信息,基于SIFT顺序尺度算法生成N个特征向量;根据N个特征向量,判断三维图像所在的坐标是否匹配着陆坐标所在区域;当判断三维图像所在的坐标匹配着陆坐标区域时,将三维图像进行图像分割,以提取着陆目标的坐标;基于视觉组合导航算法对着陆坐标进行位置匹配和姿态匹配,并在判断匹配状态满足着陆时,控制无人机自主着陆。解决现有技术无人机在导航过程中缺乏自主性、实时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自主着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作为无人机实现自主,安全,稳定的飞行,顺利完成任务的保障,导航是其中最为关键的部分。无人机在脱离人为操作,按既定任务自主飞行时,实现其安全着陆十分重要,这对无人机的回收可重复性使用具有重大意义。无人机自主着陆是指无人机通过机载的导航设备进行定位导航,然后利用飞行控制系统控制无人机降落至指定位置的过程。目前已有的方法有:直接空中回收,借助降落伞、人为控制滑翔的方式、阻拦回收以及自主着陆回收等方法。其中前四种方法很大程度依赖于操作人员的操作,并且受环境条件影响比较大,而自主着陆回收方法依靠是自主着陆导航,传统的导航方法主要包括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INS)、GPS导航系统以及复合其他系统的组合导航系统,其中,惯导系统通过积分推算载体姿态和位置信息参数,但其固连在机体上的传感器受机体振动影响较大,会导致位姿测量误差随时间而迅速累积; GPS导航系统在日常使用中导航定位效果较好,但当战时状态GPS被美国军方关闭、出现故障、信号被建筑物遮挡等情况出现时,GPS导航就失去了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自主着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解决现有技术无人机在导航过程中缺乏自主性、实时性的问题,且能够适用于室内等新型环境中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自主着陆方法,包括:
基于摄像机采集的图像重建三维图像;
对所述三维图像经SIFI算法进行特征提取,以获得特征图;其中,所述特征图包括N个SIFI特征尺度,以及每个SIFT特征尺度对应的尺度信息;
根据每个SIFT特征尺度对应的尺度信息,基于SIFT顺序尺度算法生成N 个特征向量;
根据所述N个特征向量,判断所述三维图像所在的坐标是否匹配着陆坐标所在区域;
当判断所述三维图像所在的坐标匹配着陆坐标区域时,将所述三维图像进行图像分割,以提取所述着陆目标的坐标;
基于视觉组合导航算法对所述着陆坐标进行位置匹配和姿态匹配,并在判断所述匹配状态满足着陆时,控制所述无人机自主着陆。
优选地,对所述三维图像经SIFI算法进行特征提取,以获得特征图,具体为:
将所述三维地图经灰度处理、图像去燥以及基于阈值的图像分割去除背景信息后,获得目标图像;
对所述目标图像经尺度归一化处理后,以获得N个SIFI特征尺度,以及每个SIFT特征尺度对应的尺度信息。
优选地,根据每个SIFT特征尺度对应的尺度信息,基于SIFT顺序尺度算法生个N个特征向量,具体为:
对每个SIFT特征尺度对应的尺度信息进行取整,按从小到大依次统计各整数出现的次数,并将小等于预设参数的整数所对应的尺度信息剔除,以获得取整后出现的次数大于预设参数的特征尺度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05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