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器室内机的导风装置和空调器室内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29531.6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4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科;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11 | 分类号: | F24F1/0011;F24F13/15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刘长江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器 室内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导风装置和空调器室内机。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导风装置,包括:蜗舌,其包括:主体,其第一侧端面作为空调器室内机的出风风道顶壁;和多个延伸部,其沿主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延伸部自主体面向出风风道内延伸设置;多个摆叶,与多个延伸部一一对应设置,并且每个摆叶通过直线型薄筋与对应的延伸部连接,并以薄筋作为摆动轴。每个摆叶均通过薄筋与蜗舌连接,也就是说将摆叶与蜗舌设置为一体成型件,避免了摆叶与蜗舌非固定连接后出现的摆动问题与脱落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导风装置和空调器室内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空调室内机出风口处设置有摆叶组件,以对出风口处的风向进行调节。摆叶组件一般包括摆叶、蜗舌和连杆,连杆带动摆叶摆动,再利用蜗舌与摆叶连接,将蜗舌卡接在室内机上。但是这种结构中的蜗舌与摆叶的非固定连接,若是连接过紧则摆叶摆动困难,若是连接过松则摆叶易脱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导风装置,至少解决上述任一方面技术问题。
本发明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使摆叶避免出现摆动困难或是脱落的情况。
本发明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使得出风口处的结构简单。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导风装置,包括:蜗舌,其包括:主体,其第一侧端面作为空调器室内机的出风风道顶壁;和多个延伸部,其沿主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延伸部自主体面向出风风道内延伸设置;多个摆叶,与多个延伸部一一对应设置,并且每个摆叶通过直线型薄筋与对应的延伸部连接,并以薄筋作为摆动轴。
进一步地,薄筋的厚度小于1mm。
进一步地,薄筋的厚度为0.8mm。
进一步地,每个延伸部包括:第一条状板,从第一侧端面延伸,并与对应的摆叶之间具有间隙;第二条状板,从第一条状板的末端远离主体延伸,薄筋设置于第二条状板与对应的摆叶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杆,平行于第一侧端面设置,设有多个沿连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枢转孔;每个摆叶远离延伸部的方向设有多个第一枢转轴,多个第一枢转轴与多个第一枢转孔一一对应配合,且每个第一枢转轴与每个第一枢转孔可转动连接,从而通过连杆带动每个摆叶的摆动。
进一步地,连杆包括:第一连接部,为长条状,其第一端为自由端;
第二连接部,其第一端与第一连接部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其第二端设有第二枢转孔;第三连接部,其第一端向第二枢转孔延伸设有第二枢转轴,其第二端用于连接驱动电机的转轴;其中,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为一体成型件,第二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通过第二枢转孔与第二枢转轴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一弯折部,其第一端与第一连接部的第二端连接,并自第一连接部的第二端远离主体的方向弯折;第二弯折部,其第一端与第一弯折部的第二端连接,并自第一弯折部与第一连接部的自由端反向延伸,且与第一连接部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第三连接部包括:第三弯折部,垂直于第二枢转轴设置;第四弯折部,其第一端与第三弯折部的第二端连接,并设置为与第二枢转轴反向延伸。
进一步地,蜗舌与摆叶的一体成型件采用PP材料注塑成型。
进一步地,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出风口;导风装置,设置于出风口处,导风装置为上述中任一项的导风装置。
本发明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导风装置设置有蜗舌,蜗舌包括主体与延伸部,主体的第一侧端面作为空调器室内机的出风风道顶壁;延伸部则通过薄筋与摆叶连接。每个摆叶均通过直线型薄筋与蜗舌连接,也就是说将摆叶与蜗舌设置为一体成型件,避免了摆叶与蜗舌非固定连接后出现的摆动问题与脱落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95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