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流器散热装置及变流器、变流器散热装置控制方法及监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29266.1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94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史建强;蔡纪卫;刘天宇;韩国风;鲍庆臣;刘洋;邸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5K7/02;H02M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邱婧雯 |
地址: | 266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流器 散热 装置 控制 方法 监控 | ||
1.一种变流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柜体组件,控制单元设置于柜体组件内,所述柜体组件设置有:
开放腔室,所述开放腔室内设置有第一风机,第一风机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密封腔室,所述密封腔室与所述开放腔室相互密封设置,功率模块设置于所述密封腔室内,功率模块具有散热片;
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设置于所述密封腔室内,所述密封腔室与所述风道组件内部相互密封设置,所述风道组件与外部相连通,功率模块的散热片设置于所述风道组件内,所述风道组件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开放腔室,所述第一风机与所述风道组件相连通,所述风道组件设置有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设置于所述密封腔室内;
所述风道组件包括:
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设置于所述密封腔室的上部,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密封腔室相互密封设置,所述第一风道与外部相连通;
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设置于所述密封腔室与所述开放腔室之间,所述第二风道分别与所述密封腔室和所述开放腔室相互密封设置,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第一风道相连通;
第三风道,所述第三风道设置于所述开放腔室内部,所述第三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相连通,所述第三风道与所述第一风机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流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密封腔室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流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变压器和电抗器设置于所述开放腔室内,变压器和电抗器设置于所述第一风机的出风方向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流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第一温度传感器,多个第一温度传感器分别测量功率模块、变压器和电抗器的温度,多个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单元电连接;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风道组件内,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风道组件与外部相连通的进风口处,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测量风道组件的进风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流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设置于所述密封腔室内,所述第二风机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流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门板组件,所述门板组件设置于所述密封腔室一侧,所述门板组件设置有:
第四风道,所述第四风道与外部相连通,所述风道组件与所述第四风道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流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与所述门板组件相连接,所述过滤组件覆盖所述第四风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流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风速传感器,所述风速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风道组件内,所述风速传感器沿冷却风流通方向设置于所述过滤组件后侧,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风速传感器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变流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设置有:
两个所述密封腔室,两个所述密封腔室并列设置于所述开放腔室两侧,多个功率模块并列设置于两个所述密封腔室中;
至少两个所述风道组件,至少两个所述风道组件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密封腔室内,多个功率模块的散热片设置于所述风道组件中,所述风道组件延伸至所述开放腔室内,所述风道组件与所述第一风机相互连通。
10.一种变流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变流器散热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926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