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构建肌骨组织的自体生长因子补片的制作方法及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28394.4 | 申请日: | 2020-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0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 发明(设计)人: | 宿金祥;钟山雨;范荣爱;郑铭豪;郑秋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中信大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L27/24 | 分类号: | A61L27/24;A61L27/36;A61L27/50 |
| 代理公司: | 宿州智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5 | 代理人: | 朱海琳 |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构建 肌骨 组织 生长因子 制作方法 应用 | ||
1.用于构建肌骨组织的自体生长因子补片的制作方法及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调控PRP提取装置,所述可调控PRP提取装置包括上部仓(1),所述上部仓(1)的顶部设置有注入口(2),所述注入口(2)内部安装有橡胶塞(3),所述注入口(2)的一侧还设置有排气口(4),所述排气口(4)的内部安装有旋塞(5),所述上部仓(1)的下方设置有隔断装置(19),所述隔断装置(19)的下方连接有下部仓(6),所述下部仓(6)的外壁设置有螺纹一(7),所述下部仓(6)的外侧套接有旋转调节装置(8),所述旋转调节装置(8)包括外部的旋转部(9),旋转部(9)的内部安装有与下部仓(6)过盈配合的旋转活塞(10),所述旋转部(9)内壁还设置有螺纹二(11),且螺纹二(11)与螺纹一(7)对应,所述可调控PRP提取装置还包括负压针管(12),所述负压针管(12)的一端设置有氯化钙仓(13),所述氯化钙仓(13)的一端设置有与隔断装置(19)连接的连接螺纹,氯化钙仓(13)的另一端设置有负压仓(14),所述负压仓(14)的靠近氯化钙仓(13)的一端安装有分子筛(15),所述负压仓(14)的内部还滑动设置有负压活塞(16),所述负压活塞(16)的另一端安装有手柄;
本发明还包括以下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胶原蛋白支架,得到载体备用;
步骤二:取血,得到自体全血;
步骤三:将步骤二的自体全血通过活性纤维过滤器过滤,将血液中的毒素过滤排除,得到改良全血;
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改良全血加入可调控PRP提取装置,并打开隔断装置(19);
步骤五:将步骤四的可调控PRP提取装置放入离心装置,进行离心处理,得到分离液;
步骤六:将步骤五得到的可调控PRP提取装置取出,并通过可调控PRP提取装置的旋转调节装置(8)调节红细胞液面,调节到合适位置,将可调控PRP提取装置的隔断装置(19)调节为隔断状态,将红细胞液面与PLAMSA分离,PLAMSA进入可调控PRP提取装置的上部仓(1);
步骤七:将步骤六得到的PLAMSA液通过负压针管(12)吸入负压针管(12)的氯化钙仓(13)中,与其中的氯化钙混合,进行活化,并再通过分子筛(15),得到所需目标生长因子得到PRGFs;
步骤八:将步骤七中活化后的PRGFs与步骤一得到的载体结合,使PRGFs与β3 整合蛋白/RGD共价结合,制备得到自体生长因子补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构建肌骨组织的自体生长因子补片的制作方法及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仓(1)的下部设置为锥形结构,所述下部仓(6)的上部设置为锥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构建肌骨组织的自体生长因子补片的制作方法及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装置(19)的一侧还设置有提取口(1901),所述隔断装置(19)的内部设置有上部锥形结构通道(1902)、下部锥形结构通道(1903)、中部圆柱形结构通道(1904),所述中部圆柱型结构通道(1904)内部还设置有球形阀座(1905),所述球形阀座(1905)内部设置有球体(1909),所述球体(1909)连接有阀杆,所述球形阀座(1905)开设有通道一(1906)、通道二(1907)、通道三(1908),且球体(1909)内设置有对应的通道四(1910)、通道五(1911)、通道六(1912),所述通道一(1906)、通道四(1910)联通上部仓(1),所述通道二(1907)、通道五(1911)联通下部仓(6),通道三(1908)、通道六(1912)联通提取口(19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构建肌骨组织的自体生长因子补片的制作方法及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一(1906)为槽型结构,所述通道二(1907)为圆孔型结构,所述提取口(1901)外侧安装有阻断旋塞(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构建肌骨组织的自体生长因子补片的制作方法及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四(1910)、通道五(1911)、通道六(1912)之间还设置有联通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中信大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中信大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839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