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III C的试剂盒及其制备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28348.4 | 申请日: | 2020-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6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芮双印;任传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大千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G01N33/577;G01N33/543 |
| 代理公司: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王伟 |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胶乳 增强 免疫 测定 iii 试剂盒 及其 制备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III C的试剂盒,包括反应缓冲液R1和胶乳试剂R2;反应缓冲液R1包括缓冲液、无机盐、增浊剂、防腐剂、稳定剂、表面活性剂;胶乳试剂R2包括至少两种通过III C单抗与胶乳微球偶联而成的胶乳试剂组成液,每种组成液之间的混合比例为1:1;此外,每种胶乳试剂组成液还分别包括胶乳保存液以及保存在胶乳保存液中的胶乳微球,胶乳保存液包括缓冲液、无机盐、稳定剂、防腐剂、表面活性剂。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III C的试剂盒的制备使用方法。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不仅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而且选择性好、特异性佳、精密度高、重复性与一致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试剂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III C的试剂盒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肝病发展的过程中会经历肝纤维化这一过程,随着肝纤维化的不断加重,肝细胞会出现大量的脱落和坏死,同时肝小叶结构会逐渐变得扭曲和增重,最终导致肝硬化的发生。因此,临床上针对肝病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可大大减轻患者的症状,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肝纤维化的临床诊断金标准,虽然病理检查具备极高的准确性,但难免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且不便多次诊断。为此,临床上广泛采用血清学指标来对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其中,III型胶原蛋白(III C)是应用较广、准确度较高指标之一。
肝纤维化是由于不同程度和不同种类的慢性肝病所导致的纤维化,如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脂肪肝等肝纤维化发生的基本问题就是肝组织的内胶原、非胶原糖蛋白和蛋白多样等基质增加。III型胶原蛋白(III C)属于细胞外基质成分,随着病情发展越来越重,细胞外基质成分在血清的含量会显著上升,因此对于判断肝病和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具有显著的价值。
关于III型胶原蛋白的检测方法,目前市场上主要是化学发光法。化学发光法是一种灵敏简便的方法,但其选择性差,会对一个系列的化合物做出反应,而不是针对单个的某一化合物。因此,目前急需一种选择性好、特异性佳、精密度高的III型胶原蛋白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选择性好、特异性佳、精密度高的基于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III C的试剂盒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基于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III C的试剂盒,包括反应缓冲液R1和胶乳试剂R2;
所述反应缓冲液R1包括的成分及相应含量为:缓冲液5-12g/L,无机盐2-15 g/L,增浊剂10-30g/L,防腐剂1-2mL/L,稳定剂3-14g/L,表面活性剂0.5-2.5 mL/L,溶剂为纯化水;
所述胶乳试剂R2包括至少两种通过III C单抗与胶乳微球偶联而成的胶乳试剂组成液,每种胶乳试剂组成液分别包括胶乳保存液以及保存在所述胶乳保存液中、且终浓度为0.5-1.0mg/mL的相应III C单抗标记的胶乳微球;所述胶乳保存液包括的成分及相应含量为:缓冲液2-7g/L,无机盐5-12g/L,稳定剂 10-20g/L,防腐剂1-2mL/L,表面活性剂1-7mL/L,溶剂为纯化水;其中,在所述胶乳试剂R2中,每种通过III C单抗与胶乳微球偶联而成的胶乳试剂组成液之间的混合比例为1:1。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之一,在所述反应缓冲液R1中:
所述缓冲液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甘氨酸缓冲液、2-(N-吗啡啉)乙磺酸缓冲液(即,MES缓冲液)、3-(N-吗啉基)-2-羟基丙磺酸缓冲液(即,MOPSO 缓冲液)中的一种;
所述无机盐为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钾、氯化锌、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增浊剂为聚乙二醇1000、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 8000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千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大千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83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