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经轴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28039.7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16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F.埃克斯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尔迈耶斯托尔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27/16 | 分类号: | D04B27/1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杨国治;陈浩然 |
地址: | 德国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经轴 组件 | ||
经编机具有带有销状部(1)的经轴(2),其中,所述经轴(2)在所述销状部(1)处通过支承组件支承,所述支承组件布置在所述经编机处,并且所述经轴(2)通过在所述销状部(1)处的转矩传递组件驱动。想要经济地进行对经编机的经轴的操作。对此,所述转矩传递组件和所述支承组件彼此分开地布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编机,所述经编机具有带有销状部(Zapfen)的经轴,其中,经轴在销状部处通过支承件支承,其布置在经编机处,并且经轴通过在销状部处的转矩传递组件驱动。
背景技术
由DE 200 22 453 U1已知,经轴要支承在同时承担驱动功能的支承块中。这使得经轴更换是耗费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如下任务,即:应该经济地进行(gehandhabt)对经编机的经轴的操作。
所述任务通过如下方式来解决,即:转矩传递组件和支承组件彼此分开地布置。
通过将转矩传递组件与支承组件分开,驱动单元能够显著较小地来设计尺寸,因为不需要驱动单元的支承功能。这时(da)驱动单元仅仅还用于实际的驱动。此外,支承组件能够得到优化并且与所需的需求相匹配。在可能的失效情况下,支承组件此外能够与驱动单元分开地进行查看和维修,反之亦然。此外,通过这种布置方案(Anordnung)能够使经轴的操作自动化。
优选地,支承组件具有支承件和向上敞开的支承套,其中,支承件布置在向上敞开的支承套中。支承部(Lagerung)布置在经轴处并且随着经轴运动。通过这样的布置方案大大地简化了经轴的取出,因为省去了上部的支承套的移开和固定。由此,经轴的操作得到简化,这降低了安装时间(Rüstzeiten)并且由此降低了成本。
优选地,支承套沿轴向方向固定支承件。通过沿轴向方向固定支承件,支承件的以及由此经轴的轴向的运动得到防止。经轴安静地运行并且随后的(folgenden)机器组件不必平衡经轴的轴向的运动。
优选地,在销状部的自由的端部处布置有第一几何结构并且转矩传递组件具有与驱动器连接的第二几何结构,其中,第一几何结构和第二几何结构与彼此相匹配。通过匹配的几何结构实现从驱动器出发到经轴上的转矩传递。此外,经轴能够通过几何结构以少的消耗(Aufwand)来更换。这样的经轴的更换意味着较少的安装时间,其反映在较低的总成本上。
优选地,第二几何结构(几何结构组件的组成部分)在静止位置中向上打开。静止位置是如下的位置,其中能够进行经轴的更换。对此,能够将经轴从转矩传递组件中向上取出,而不必使经轴沿其轴向方向进行移位。同样地适用于经轴的置入。通过经轴的简单的操作,安装时间得到减少并且由此降低了安装成本。
优选地,为了在第一几何结构与第二几何结构之间形成(Ausbildung)形状配合的连接,设置有至少一个可运动的固定元件。固定元件保证在经轴处的第一几何结构与在驱动器处的第二几何结构之间的形状配合的连接。通过形状配合确保转矩传递并且减小在第一几何结构与第二几何结构之间的可能的间隙。较小的间隙提高了这样的组件的使用寿命,这减少了维护消耗以及由此维护成本。
优选地,固定元件能够在转矩传递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运动。在释放位置中,经轴能够被更换并且在转矩传递位置中经轴被驱动。在释放位置中不存在形状配合的连接,从而能够将经轴取出。经轴能够在释放位置中得到更换。
优选地,固定元件能够沿经轴的轴向方向或径向方向运动。由此,能够如下实现形状配合的连接,方式为:固定元件沿轴向方向转移到转矩传递位置中。备选地,形状配合能够通过固定元件沿径向方向运动到转矩传递位置中实现。视空间情况和所需的转矩而定,能够选择固定元件的合适的运动方向。这种设计上的(gestalterische)自由性(Freiheit)实现经济的、与条件相匹配的转换(Umsetzun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尔迈耶斯托尔研发有限公司,未经卡尔迈耶斯托尔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80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