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元件散射光束的空间分布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27810.9 | 申请日: | 2020-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7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 发明(设计)人: | 刘丽红;蔡德宇;曼纽尔·弗利;蒂埃里·恩格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鲁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G01M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 地址: | 25035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元件 散射 光束 空间 分布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光学元件散射光束的空间分布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三维光学轮廓仪采集光学元件的三维面型数据;
根据所述三维面型数据计算所述光学元件的一维功率谱密度;
将所述一维功率谱密度进行二次曲线拟合,得到所述光学元件的二维功率谱密度;
根据所述二维功率谱密度计算所述光学元件对应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根据所述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得到所述光学元件散射光束的三维空间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散射光束的空间分布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三维面型数据计算所述光学元件的一维功率谱密度,包括:
根据计算得到一维功率谱密度其中,zj是所述三维面型数据,np是相互独立的一维面型数据线个数,Δr是采样间隔,K(n)是边缘因子,ω(m)根据布莱克曼窗函数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散射光束的空间分布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一维功率谱密度进行二次曲线拟合,得到所述光学元件的二维功率谱密度,包括:
将所述一维功率谱密度进行二次曲线拟合,得到基于K相关散射模型的二维功率谱密度参数;
根据所述二维功率谱密度参数得到基于K相关散射模型的二维功率谱密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元件散射光束的空间分布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一维功率谱密度进行二次曲线拟合,得到基于K相关散射模型的二维功率谱密度参数,包括:
将一维功率谱密度S1(ξm)转化为以log10(ξm)为横坐标、log10(S1)为纵坐标的方程log10S1(log10ξm);
拟合出所述方程log10S1(log10ξm)的二次曲线;
计算所述二次曲线在低频段log10(S1)的平均值log10(A),所述平均值所对应的横坐标log10(1/B),所述二次曲线在高频段的斜率为k,得到所述二维功率谱密度参数,所述二维功率谱密度参数包括A、B、s,其中,s=|k|+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元件散射光束的空间分布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二维功率谱密度参数得到基于K相关散射模型的二维功率谱密度,包括:
根据得到二维功率谱密度S2(ξm),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散射光束的空间分布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二维功率谱密度计算所述光学元件对应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包括:
根据计算得到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其中,ξm是空间频率,R是所述光学元件的反射系数,Δn1是所述光学元件的表面边界折射率的变化量,λ是入射光束的中心波长,θi是入射角,θsc是散射角,S2(ξm)是二维功率谱密度方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散射光束的空间分布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得到所述光学元件散射光束的三维空间分布,包括:根据所述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拟散射光束的三维空间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散射光束的空间分布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计算所述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的最大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鲁工业大学,未经齐鲁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781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相综合除尘方法
- 下一篇: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的组装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