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超声检测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27764.2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0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韬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G01R19/00;A61B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超声 检测 控制系统 | ||
1.一种医用超声检测控制系统,包括超声检测模块、控制器、显示模块、信号传输模块和信号调节模块,超声检测模块采集病人的待测部位信号,通过信号传输模块传输至控制器内,控制器控制显示模块显示病人的待测信息,信号调节模块连接超声检测模块和控制器,信号调节模块包括信号电压采集电路、峰值差分电路和运放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 信号电压采集电路运用型号为ZCPTC03的电压采集器采集超声检测模块输出信号的波形电压,峰值差分电路运用运放器AR1、运放器AR2和二极管D1-二极管D3组成峰值检测电路筛选出峰值信号,同时运用三极管Q1、三极管Q2组成的推挽电路防止信号失真,最后推挽电路输出信号输入三极管Q3、三极管Q4和电阻R8-电阻R10组成的差分电路内,并且运用可控硅VTL1、稳压管D4组成检测电路检测异常高电平信号,经运放器AR3和二极管D5、二极管D6组成的整流电路内,对信号整流后输入差分电路内,差分电路对信号差分调节后输入运放输出电路内,运放输出电路运用运放器AR4同相放大信号后输出,也即是输入控制器内;
所述峰值差分电路包括运放器AR1,运放器AR1的反相输入端接二极管D1的正极和电阻R6的一端,运放器AR1的输出端接二极管D1的负极、二极管D2的正极和可控硅VTL1的正极、稳压管D1的负极,二极管D2的负极接二极管D3的正极和电阻R5的一端,二极管D3的负极接运放器AR2的同相输入端和电容C4的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5的另一端接电阻R6的另一端和运放器AR2的反相输入端,运放器AR2的输出端接三极管Q1、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电源+5V,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三极管Q3的基极和电阻R8、电阻R9的一端,可控硅VTL1的控制极接稳压管D4的正极和电阻R3、电容C3的一端,电阻R3、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 可控硅VTL1的负极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接电阻R16的一端和二极管D5的正极、电容C5的一端,运放器AR3的反相输入端接电阻R17、电阻R18的一端,电阻R17的另一端接地,运放器AR3的输出端接电阻R18、电容C5的另一端和电阻R10、电阻R12、电容C6的一端以及三极管Q4的发射极、二极管D6的正极,二极管D6的负极接二极管D5的负极,电阻R12、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4的基极接电阻R10的另一端和电阻R9的另一端,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电阻R11的一端, 电阻R11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电阻R8的另一端接电源+5V。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医用超声检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放输出电路包括运放器AR4,运放器AR4的同相输入端接电阻R13的一端和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运放器AR4的反相输入端接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接地,运放器AR4的输出端接电阻R13的另一端、电阻R15的一端和稳压管D7的负极,稳压管D7的正极接地,电阻R15的另一端接信号输出端口。
3.如权利要求1和2所述一种医用超声检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电压采集电路包括型号为ZCPTC03的电压采集器J1,电压采集器J1的电源端接电源+5V,电压采集器J1的接地端接地,电压采集器J1的输出端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接电感L2、电阻R2、电容C1的一端,电感L2的另一端接电容C2的一端和运放器AR1的同相输入端,电阻R2、电容C1、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韬,未经李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776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