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静电织带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25858.6 | 申请日: | 2020-0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1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百凯弹性织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3D1/00 | 分类号: | D03D1/00;D03D15/00;D03D15/08;D03D15/12;D03D25/00;D04B21/16;D04B21/18;D04B21/20;D01F6/92;D01F1/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241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静电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静电织带,其特征在于,抗静电织带的表面电阻率为106~108Ω,抗静电织带的弹性拉伸范围为120~180%;抗静电织带的抗菌性能为金黄色葡萄糖球菌的抑菌率>95%,大肠杆菌的抑菌率>96%,阻燃性能为极限氧指数(LOI)为28~30%;本申请的抗静电织带其本身满足优异的抗静电性能基础上,通过在经线上具有抗菌以及阻燃效果的多功能涤纶纤维,从而赋予了抗静电织带优异的多种功能;并且在纬线上采用弹性的织带结构,既保留了织带本身的结构强度同时赋予了其优异的弹性。通过在整经以及编织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张力结构的调控,避免了由于弹性纤维与常规的纤维其本身的拉伸形变的差异导致的织物不平整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抗静电织带。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0772986.2涉及一种拒水防油抗静电织带,其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聚酰胺50~80份、竹纤维50~100份、PET10~20份、碳纳米管2~5份、氯化聚醚20~30份、碳纤维5~10份、玻璃纤维1~3份、硫酸镁晶须0.5~1份、离子改性黏土1~2份、偶联剂1~2份、抗静电剂2~5份、防老化剂2~5份、拒水抗油剂0.5~1份、清洁添加剂0.5~1份。本发明处理工艺制得的织带有防污渍的优点,且性价比高,价格便宜、抗静电、拒水防油、避免油污污染和水渍粘结、化学性能稳定、使用时间长高温高压上色精纺编织,分格明晰、色泽鲜艳、水洗牢度高、干摩擦度强、不褪色。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1136898.X涉及一种耐磨阻燃防静电织带,制备方法包括原料准备,制备阻燃填料,表面处理填料,混合,编织成织带。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包括有机改性黏土的处理,改善氢氧化铝与高密度聚乙烯分子相容性,来提高高密度聚乙烯与填料间的结合力,在减少氢氧化铝使用量的同时提高阻燃性,避免了由于氢氧化铝添加量过多引起的团聚现象,使所得织带的拉伸强度和综合力学性能有所保持,燃烧后不释放毒气,安全性高,适用范围广。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21116709.8涉及一种防静电织带,包括织带本体,所述织带本体包括耐磨层、防静电层、弹性层、抗菌层和吸湿层,所述吸湿层的表面与抗菌层编织,所述抗菌层的表面与弹性层编织,所述弹性层的表面与防静电层编织,所述防静电层的表面与耐磨层编织。通过织带本体、耐磨层、防静电层、碳纤维层、粘胶纤维层、弹性层、聚酯纤维层、聚氨基甲酸酯纤维层、抗菌层和吸湿层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织带不具备防静电功能,使用时容易产生静电的问题,该织带具备防静电功能的优点,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提高了织带的实用性。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20440410.6涉及一种抗静电衣服,包含衣服本体和抗静电织带。抗静电织带分布在衣服本体的腋下部、口袋下摆部、后领部、袖口部、口袋部。口袋下摆部的抗静电织带与所述衣服本体面料层经缝线拼接而合。后领部、袖口部、口袋部的抗静电织带与所述衣服本体内里层经缝线拼接而合。在衣服频繁摩擦处缝接抗静电织带,能随时随地将衣服与衣服之间、衣服与皮肤之间摩擦产生的静电消除,提升衣服穿着体验。
织带以各种纱线为原料制成狭幅状织物或管状织物。带织物品种繁多,广泛用于服饰、鞋材、箱包、工业、农业、军需、交通运输等各产业部门。30年代,织带都是手工作坊生产,原料为棉线、麻线。新中国成立后,织带用原料逐渐发展到锦纶、维纶、涤纶、丙纶、氨纶、粘胶等,形成机织、编结、针织三大类工艺技术,织物结构有平纹、斜纹、缎纹、提花、双层、多层、管状和联合组织。
按编织方法分:平纹、斜纹、缎纹与杂纹三几大类。(平纹/小波纹/斜纹/安全织带/坑纹/珠纹/提花等PP织带按其纱的粗细可分为900D/1200D/1600D;同时我们应该注意织带的厚度,厚度也确定其单价和韧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静电织带。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百凯弹性织造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百凯弹性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58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