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体脂磨粒自动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25506.0 | 申请日: | 2020-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73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民;唐名德;帅祖义;王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崇左南方水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G01N1/38;G01N1/10 |
代理公司: | 广西中知科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5130 | 代理人: | 李家恒 |
地址: | 532299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脂磨粒 自动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流体脂磨粒自动检测装置,属于设备检测技术领域。包括上位机、通讯单元和监测单元,所述监测单元包括取样模块、稀释模块、吸附模块,所述取样模块对开式齿轮上的润滑脂进行取样,并将样品移到稀释模块中进行稀释,过滤模块通过滤板将稀释模块稀释后的溶液输送到吸附模块,吸附模块对溶液进行磁吸附获取磨粒图形,并将磨粒图形通过通讯单元发送到上位机中,上位机根据磨粒图形分析并得到分析结果。本发明可以对水泥回转窑开式齿轮润滑情况检测,实现采样、样品处理、在线检测,能够直观、及时地了解润滑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备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流体脂磨粒自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润滑脂作为摩擦润滑系统的必备工作介质之一,对运动部件起到润滑、减磨、防腐作用。但也润滑脂自身的氧化衰变也是摩擦润滑系统的故障原因之一,通常的润滑脂是通过取样分析进行检测,开放式齿轮由于器工作状态和方式不同于封闭式齿轮无法很好实现在线检测,一般的是现场取样,并在实验室完成分析,从而知道其性能状态。但在更多的开放式齿轮并不进行润滑脂取样分析,而是通过定期更换润滑脂或者定期检查实现日常维护,这样造成发现问题往往时间十分延后,再者开放式齿轮润滑中外部带来的污染占比极大,这造成一旦外部环境变化,润滑脂氧化衰变情况会变化加速,严重时会造成设备停机或损坏;最后开放式齿轮自动取样难度大,无法准确有效进行取样。
特别是现有水泥生产领域所使用的开式齿轮均面临较复杂工况,对开式齿轮润滑,一般是采用定期更换流体脂,间隔时间也是按照生产经验获得,但对于开式齿轮的润滑情况,特别是流体脂是否失效是否进行更换并不能及时监控,在外部污染较严重时,一般设备发生较大异响等情况时,维护人员才发现润滑失效,需要更换润滑;但往往这时候开式齿轮已经受到破坏或者严重损毁,更严重时需要设备停机更换开式齿轮;这样不仅造成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增加及影响生产正常运行。
专利CN201210177853.3一种回转支承在线磨损量检测及润滑脂自动加注方法,利用润滑脂绝缘性能的变化判断润滑脂中金属微粒含量的变化,判断回转支承滚道磨损状况,从而间接判断滚道损伤的发生与发展,并用于回转支承润滑条件优化,根据磨损状况,确定润滑脂的加注量和加注频率,实现自适应工况的因需润滑。但该方案使对封闭齿轮进行采样检测,如何对开式齿轮进行采样及完成检测目前还未有相关较好案例实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流体脂磨粒自动检测装置,可以对水泥回转窑开式齿轮润滑情况检测,实现采样、样品处理、在线检测,能够直观、及时地了解润滑状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流体脂磨粒自动检测装置,包括上位机、通讯单元和监测单元,所述监测单元包括取样模块、稀释模块和吸附模块,所述取样模块对开式齿轮上的润滑脂进行取样,并将样品移到稀释模块中进行稀释,过滤模块通过滤板将稀释模块稀释后的溶液输送到吸附模块,吸附模块对溶液进行磁吸附获取磨粒图形,并将磨粒图形通过通讯单元发送到上位机中,上位机根据磨粒图形分析并得到分析结果。
本方案重点在于提供了自动化采样检测的结构,具体通过监测单元中取样模块、稀释模块、过滤模块、吸附模块等依次实现对开式齿轮中润滑脂的取样、稀释、过滤、励磁吸附成像,且监测单元发送结果到上位机,上位机可以对过对比得到分析结果;相比现有技术,检测过程自动化,检测数据实时化,检测做到全天候。
优选的,所述监测单元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通过减震垫安装在开式齿轮一侧地面上,所述箱体包括设置在侧面的箱盖,所述取样模块设置在箱体上端,所述稀释模块设置在箱体内并位于取样模块下方,吸附模块设置在箱体内相对稀释模块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崇左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未经崇左南方水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55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