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地主备数据中心灾备系统及切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25101.7 | 申请日: | 2020-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15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桂新;侯应;谢帝康;陈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南粤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0663 | 分类号: | H04L41/0663;H04L41/044;H04L45/28;H04L45/745;H04L45/645 |
代理公司: | 广东世纪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6 | 代理人: | 刘卉 |
地址: | 52403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地 数据中心 系统 切换 方法 | ||
本发明所述的异地主备数据中心灾备系统,包括第一数据中心、异地第二数据中心、以及联通层;联通层包括业务网长途MSTP、以及OTV二层互通层;OTV二层互通层包括OTV二层互通路由层、以及OTV二层互通汇聚交换层。本发明所述的异地主备数据中心灾备系统的切换方法,包括:S1.业务网广域网汇聚层分配信息;S2.信息分配至OTV二层互通层;S3.OTV二层互通层通过动态MAC‑IN‑IP规则将本站点的MAC封装到IP后进行转发,实现多个数据中心间信息交换。本发明实现了主、灾备数据中心之间远距离的网络二层互通,解决了主备数据中心灾备切换的问题。无需改变原有网络结构,实现主备数据中心的二层网络互通切换。无需更改过多的应用设置和客户端设置,也无需更改目标应用的I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中心信息交换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异地主备数据中心灾备系统及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异地主备数据中心是指商业银行的分布在不同城市(距离超300公里)主数据中心和灾备数据中心,其中灾备数据中心为主数据中心提供灾难应急情况的服务接替,以保障业务的连续性。主备数据中心灾备网络环境切换是指在主数据中心出现故障时,通过灾备网络环境切换实现灾备数据中心的网络环境与主数据中心的网络环境相同,从而保障网络通信的连续性。
根据银保监《商业银行数据中心监管指引》的要求,第七条总资产规模一千亿元人民币以上且跨省设立分支机构的法人商业银行,及省级农村信用联合社应设立异地模式灾备中心,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能力应达到《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中定义的灾难恢复等级第5级(含)以上;其他法人商业银行应设立同城模式灾备中心并实现数据异地备份,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能力应达到《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中定义的灾难恢复等级第4级(含)以上。
目前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满足监管要求,异地灾备切换采用的一般方法是:通过长途裸纤实现网络的二层互通以及灾备系统的切换或者通过DNS方式实现应用系统的灾备切换。但长途裸纤的做法存在高费用的问题,使异地灾备切换成本较高;DNS方式实现系统的灾备切换需要进行服务器IP地址及相关应用访问的环境参数的重新配置,过程繁琐,容易出现操作失误。已有现有技术在优化参数配置、减少操作失误方面做出了改进,例如公开号为CN 109828867 A,主题为一种跨数据中心的云主机灾备方法及系统的中国发明专利,通过业务优先级别的设定,可以对某些云主机执行优先切换和恢复。通过云主机创建参数的保存,可以在主数据中心灾难故障的情况下,云主机各项配置参数不丢失,并得以在备数据中心重建,业务恢复点目标RTO尽量减小。但是,该技术方案仅仅是通过镜像设置实现IP地址与MAC物理地址的数据交互,在数据量大、类型繁杂的灾备系统的切换时由于需要处理许多个优先级别的子系统,导致失误率高,耗时长,且因为处理速度受限,不能很好的实现配置参数不丢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无需改变原有网络结构以及配置参数、切换方便快捷、出错率低的异地主备数据中心灾备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路负载低、通信时延短的异地主备数据中心灾备系统。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异地主备数据中心灾备系统切换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异地主备数据中心灾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数据中心、至少一个异地第二数据中心、以及联通架构;其中第一数据中心和异地第二数据中心均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业务网广域网汇聚层、核心网络交换层、汇聚层以及接入层;所述联通架构包括业务网长途MSTP部分、以及二层互通部分;所述业务网广域网汇聚层之间通过业务网长途MSTP部分电性连接;所述二层互通部分包括依次电性连接且均覆盖传输虚拟化(OTV)的二层互通汇聚交换集群和二层互通路由集群,所述二层互通路由集群之间通过二层互通长途MSTP电性连接,各所述汇聚层分别与二层互通汇聚交换集群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南粤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南粤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51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