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卷烟滤棒生产的数据监控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24527.0 | 申请日: | 2020-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42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周磊;谭科军;陈永芳;尹本涛;童俊;曾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D3/02 | 分类号: | A24D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常小溪;王立民 |
地址: | 550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卷烟 生产 数据 监控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卷烟滤棒生产的数据监控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滤棒的在成型机时的第一质量M1和生产流速V,及在开松机中时的第二质量M2;根据所述第一质量M1、所述生产流速V和所述第二质量M2分别计算得到待检测滤棒的线束含水率、线束密度和甘油三乙酸酯含量;获取启动至停机阶段的线束含水率均值、线束密度均值和甘油三乙酸酯含量均值,并计算得到线束含水率、线束密度和甘油三乙酸酯含量所对应的过程能力指数Cpk;根据所述过程能力指数Cpk对滤棒生产的所述线束含水率、所述线束密度和所述甘油三乙酸酯含量进行控制。本发明能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提升生产过程管控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卷烟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卷烟滤棒生产的数据监控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烟用醋酸纤维滤棒的生产工艺中,丝束的水分、密度以及三乙酸甘油酯的施加量等对滤棒的质量指标和生产指标影响很大。其中,三乙酸甘油酯作为增塑剂和固化剂。一是改善丝束成型时的加工性能并得到能满足卷烟接装工艺需要的滤棒;二是通过在丝束中添加三乙酸甘油酯,修饰烟气的化学特性,起到去杂、纯化、减害的目的。而丝束来料的水分和密度对滤棒的后续加工参数设定具有强相关性。
目前,国内用于滤棒生产的成型机对以上指标缺乏在线的实时监控方法和手段,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对滤棒生产过程实施适时的管控。因此如何实现对丝束的水分、密度以及三乙酸甘油酯的施加量的在线生产数据采集,完成以上数据的统计、分析、相关指标的稳定性评价,进而实现对滤棒生产过程的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卷烟滤棒生产的数据监控方法及系统,解决现有卷烟滤棒生产对于线束的含水率、密度以及三乙酸甘油酯的指标缺少过程控制的问题,能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提升生产过程管控水平。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卷烟滤棒生产的数据监控方法,包括:
获取待检测滤棒的在成型机时的第一质量M1和生产流速V,及在开松机中时的第二质量M2;
根据所述第一质量M1、所述生产流速V和所述第二质量M2分别计算得到待检测滤棒的线束含水率、线束密度和甘油三乙酸酯含量;
获取启动至停机阶段的线束含水率均值、线束密度均值和甘油三乙酸酯含量均值,并计算得到线束含水率、线束密度和甘油三乙酸酯含量所对应的过程能力指数Cpk;
根据所述过程能力指数Cpk对滤棒生产的所述线束含水率、所述线束密度和所述甘油三乙酸酯含量进行控制。
优选的,还包括:
对滤棒成型机生产过程中的启动、生产和停机的生产数据进行有效数据和无效数据划分;
根据所述有效数据得到合格品个数和不合格品个数,并计算得到合格品率;
根据所述合格品率对滤棒生产的所述线束含水率、所述线束密度和所述甘油三乙酸酯含量进行控制。
优选的,还包括:
对所述线束含水率、所述线束密度和所述甘油三乙酸酯含量的数据按生产班次进行归属,形成生产班次过程数据;
通过剔除启动、停机和待机不可控阶段的数据,以过滤启动、停机和待机不可控阶段的无效数据,确保用于分析的数据处于稳定生产阶段。
优选的,还包括:
通过每班首次启动运行信号进行触发采集,实现滤棒开始生产后及时采集生产过程数据,同时也自动剔除了设备空转状态下的数据,通过参数化形式配置过程能力指数和不合格品率,确保用于分析的数据处于相应生产状态。
优选的,计算过程能力指数Cpk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45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