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后盖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23486.3 | 申请日: | 2020-0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5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 发明(设计)人: | 唐根初;余恭明;巫春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精卓光显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4M1/22;H04M19/04;B44C5/04;B44C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景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2 | 代理人: | 贾玉姣 |
| 地址: | 237000 安徽省六***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终端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后盖及其制造方法,后盖包括:后盖本体、基材层、OLED发光件,基材层采用塑料或树脂材料;OLED发光件包括有机发光层、导电阴极和导电阳极,有机发光层、导电阴极、导电阳极共同形成OLED控制电路,OLED发光件设于基材层的一侧表面,OLED控制电路被构造成可在接收到预设信号后被触发发光。通过将OLED发光件设于基材层的内侧,以在移动终端未收到预设信号时OLED发光件不发光,收到预设信号时后盖的OLED件能够发光,不仅外形美观靓丽,而且能够具有事项提醒的作用,使用体验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后盖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手机、平板、穿戴设备等炫光膜后盖普遍为CG后盖贴合压印图案后镀NCVM(不导电膜)再印盖底的炫光PET膜。
上述结构的缺点是外观单一,市场上产品雷同性高,无竞争优势,客户体验感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后盖及其制造方法。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后盖,所述后盖包括:后盖本体、后盖膜,后盖膜包括:基材层、OLED发光件,所述基材层采用塑料或树脂材料;所述OLED发光件包括有机发光层、导电阴极和导电阳极,所述有机发光层、所述导电阴极、所述导电阳极共同形成OLED控制电路,所述OLED发光件设于所述基材层的一侧表面,所述OLED控制电路被构造成可在接收到预设信号后被触发发光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后盖,通过将OLED发光件设于基材层的内侧,以在移动终端未收到预设信号时OLED发光件不发光,收到预设信号时后盖的OLED件能够发光,不仅外形美观靓丽,而且能够具有事项提醒的作用,使用体验更好。
尤其是许多职场人士在开会、培训等情境下通常需要将手机等通讯设备调节成静音,这样就不便察觉到重要来电或者重要消息,通过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后盖,能够在上述使用场合下将手机屏幕朝下放置,避免屏幕频繁点亮对使用者造成的分心以及工作效率的降低,重要提醒能够直接通过后盖的亮起被察觉到,使用体验更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装饰膜,所述装饰膜与所述OLED发光件位于所述基材层的两侧或者同一侧,所述装饰膜的相背于所述基材层的一侧与所述后盖本体贴合。由此,装饰膜设置在后盖本体与基材层之间,不仅图案美观,还具有防护绝缘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材层为半透明基材,可便于OLED发光件发出的光透过基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饰膜位于所述基材层的外侧,所述OLED发光件位于所述基材层的内侧。由此,装饰膜在基材层的外侧使外形更美观,OLED发光件设于基材层的内侧不仅方便加工制作、降低了生产难度,而且使后盖组装到移动终端的机身时更方便与位于内侧的主控制板的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阴极和所述导电阳极分别设于所述有机发光层的两侧,所述导电阳极夹在所述基材层与所述有机发光层之间。由此,导电阳极、导电阴极、有机发光层形成为多层结构,层叠设置缩减了整个后盖的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阳极为纳米银镀层,所述导电阴极为ITO导电膜层。由此,采用纳米银图层以及ITO导电图层可以使发光件不仅能够发光,而且能够显示各种图案,显示更加多元、炫酷。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括:机身、后盖,所述机身具有主控制电路板;所述后盖罩盖在所述机身的背面,所述OLED发光件的OLED控制电路与所述主控制电路板电连接,以在所述主控制电路板收到预设信号时发光。由此,基材层具备良好的透过率,各层导电层与发光层也为透明层,在整机电路控制下有机发光层发光,使自发光炫光后盖外观更加靓丽,提升用户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精卓光显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精卓光显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34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