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秋水仙碱片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23404.5 | 申请日: | 2020-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7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兰;杨松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4439 | 分类号: | A61K31/4439;A61K31/165;A61K9/20;A61P19/06;A61P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33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秋水 片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秋水仙碱片剂,由如下方法制备:秋水仙碱、富马酸沃诺拉赞,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混合,压片。该方法制备的秋水仙碱片剂,动物实验表明,无明显的胃肠道反应,动物顺应性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秋水仙碱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秋水仙碱是公知的一种可用于治疗痛风以及抗癌领域的药物。秋水仙碱可抑制痛风发作时的粒细胞的浸润和吞噬功能,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选择性消炎作用,用后数小时关节红、肿、热、痛等症状消退,目前秋水仙碱仍是治疗痛风急性发用的最有效的药物;在抗癌方面,通过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治疗白血病、乳腺癌等,近年学术领域发现,秋水仙碱也可用于治疗肝硬化。秋水仙碱毒副作用大,主要有消化道反应、肝脏损害、肾脏损害、骨髓毒性反应、脱发、精神抑郁、厌食、手脚麻木等,过量时可见出血性胃肠炎、恶心、呕吐、腹泻,严重者可休克致死。
秋水仙碱口服经胃肠道吸收,0.5-2小时达峰浓度,半衰期20-60分钟,血浆蛋白结合率低,药物在组织中储存时间长,在粒细胞中的半衰期为46小时。普通口服给药:首次剂量1mg,以后每隔2小时给药0.5mg,直到疼痛缓解,如出现严重呕吐、腹泻等胃肠反应,应立即停药,如此反复,每日需多次频繁服药,加上易出现胃肠道反应,病人的依从性低。
严重的胃肠反应、患者依从性低等原因使秋水仙碱骨的临床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使其临床用途远没有发挥出来。
发明内容
现有技术中,为了获得较稳定的血药浓度、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便于用药,国内已有(1)秋水仙碱渗透泵片(CN1692902A),(2)微囊(CN1695603A),(3)贴剂(1165652A),(4)巴布剂(1568951A)等口服和外用制剂专利申请。但是,现有专利技术还存在一些缺陷,如:其中(1)采用渗透泵技术获得体外恒速释药,但受秋水仙碱本身的溶解度和剂量所限,其累积释放度不能达到药典要求。(2)未能较好地解决本品的多次给药。(3)和(4)通过外用避免了胃肠刺激性,但也将制剂适应症局限于痛风。
现有技术,并未能解决秋水仙碱严重的胃肠反应,造成患者应从性差的问题。发明人考虑到,药物本身造成的胃肠道反应,如呕吐、腹泻等,如果加入抑制药物胃肠道反应的成分,或许可以改善此问题。
发明人考虑该添加成分要有抑制胃酸分泌的药效,同时药效持续时间长,首先考虑到质子泵抑制剂,但是考虑到质子泵抑制剂的稳定性不好,因此进一步考虑其他类似疗效的成分。意外的,发明人考虑到可以选用富马素沃诺拉赞。
沃诺拉赞(Vonoprazan)是通过竞争性、可逆的抑制质子泵中的K+而起作用,临床和动物实验表明,沃诺拉赞比PPI或H2受体阻滞剂起效更快,升高pH的作用更强,能迅速缓解消化道症状,离解后酶活性恢复,不良反应少,数项临床试验均证实了,沃诺拉赞对于糜烂性食管炎、预防及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作为一线治疗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等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疗效高于兰索拉唑,不良反应小。沃诺拉赞亲脂性高、解离常数高,在酸性环境下,不需要酸活化,即可起效。沃诺拉赞以高浓度进入胃中,首次给药便能产生最大的抑制效应,且可持续24小时。沃诺拉赞在酸中稳定,能迅速升高胃内pH值,发挥抑酸效果。在治疗剂量时沃诺拉赞对其他的酶影响很小,对机体生理功能影响小,安全性好,更易耐受。传统PPI由CYP2C19代谢,而沃诺拉赞并不主要由CYP2C19代谢,药效及起效剂量在不同患者中的差异并不显著,能更好的满足患者的个体化用药方案。适应证为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反流性食管炎,低剂量阿司匹林引起的胃溃疡或复发性十二指肠溃疡。
实验结果,证明了发明人的思路,加入富马酸沃诺拉赞后,动物实验表明,胃肠道反应明显降低,大大提高了给药的依从性。
具体而言,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实现的:
所述的秋水仙碱片剂,由如下方法制备:秋水仙碱、富马酸沃诺拉赞,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混合,压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34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