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食管鳞癌早期诊断的ELISA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23230.2 | 申请日: | 2020-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35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东;吉佳佳;赵学科;宋昕;雷玲玲;韩雪娜;范宗民;王苒;李贝;王盼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574 | 分类号: | G01N33/574;G01N33/543 |
代理公司: | 郑州翊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5 | 代理人: | 付红莉;周玉青 |
地址: |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大学路4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食管 早期 诊断 elisa 试剂盒 | ||
本发明属于医药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食管鳞癌早期诊断的ELISA试剂盒,该试剂盒包括固相载体和包被于固相载体上的肿瘤相关抗原,所述肿瘤相关抗原由HMGB1、TLR4、TAK1、ATG5、SLC22A3和CD38组成。进一步地,所述试剂盒还包括样品稀释液、第二抗体、第二抗体稀释液、阳性对照血清、阴性对照血清、显色液、终止液和洗涤液。本发明的ELISA试剂盒可以有效检测食管鳞癌,尤其是早期食管鳞癌,其检测灵敏度高达92.7%,特异度高达84.0%,可用于食管鳞癌高发区无症状人群的大规模筛查、诊断,有利于无症状高危人群筛查和早期发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食管鳞癌早期诊断的ELISA试剂盒。
背景技术
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是发生于人食管上皮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它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严重危及人们是生命健康,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灾难,给国家带来沉重的负担。ESCC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世界各国均存在典型的食管鳞癌高发区。中国的食管鳞癌高发区域聚集特性突出,70年代以来陆续发现许多典型食管鳞癌高发区,如河南林县、河北磁县、山东肥城、山西阳泉等,而食管鳞癌正是该地区肿瘤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现有研究已经发现了几个与ESCC发生发展相关的风险因素,包括生活方式(吸烟、饮酒、吃热烫食物、常吃腌制食物、蛋白质或维生素摄入量低、吃霉变食物)和疾病状况(肥胖、胃肠道炎症、胃食管返流、幽门螺杆菌感染)等。
由于缺乏特异度强、敏感度高、经济简便的早期诊断食管鳞癌和高危人群筛查指标和方法,导致初次就诊的病人中,80%都是中晚期患者,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仅为10%左右。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被认为是影响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生存期的主要因素。肿瘤细胞的浸润侵袭和恶性转移则是导致食管鳞癌复发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对食管鳞癌早期筛查最常见的方法是胃镜检查。但是,因内镜筛查有创伤、高成本和低效率(例如,常规高发区内镜筛查如上“高危人群”,早期癌的发现率仅2%左右,约90%以上的无症状“高危人群”均为“陪伴检查”),限制了内镜筛查在无症状高危人群食管鳞癌早期发现中的推广应用。因此,筛选高效、特异的食管鳞癌分子标志物对于食管鳞癌患者的早期发现、早期筛查不仅有助于提高食管鳞癌生存期,而且可以为食管鳞癌生物防治提供新的思路。这是目前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肿瘤相关抗原(Tumor-associated Antigen,TAA)是与病理生理过程相关的可测量的变化。近年的研究发现了一系列恶性肿瘤的相关抗原,其中一些已经应用于临床辅助诊断,比如当甲胎蛋白已作为肝癌诊断的一项生物学指标、CA125已应用于卵巢癌的普查和筛选,癌胚抗原(CEA)已作为早期诊断肠道腺癌特异度标志物。本研究团队在前期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全基因组测序和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等技术建立的基因组学数据库的基础上,应用自身抗体芯片技术筛选出6种TAA,分别为HMGB1、TLR4、TAK1、ATG5、SLC22A3和CD38,并且发现在食管粘膜鳞状上皮发生癌变之前就能够检测到上述6种TAA的自身抗体存在,这些自身抗体对于食管鳞癌和癌前病变患者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敏感性。因此,本研究用这6种TAA制成的试剂盒能够应用于高发区无症状人群早期食管鳞癌筛查并预测其转归。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食管鳞癌早期诊断的ELISA试剂盒。
为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肿瘤相关抗原HMGB1、TLR4、TAK1、ATG5、SLC22A3和CD38的组合在制备用于食管鳞癌诊断的试剂盒中的应用。
一种用于食管鳞癌早期诊断的ELISA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固相载体和包被在固相载体上的肿瘤相关抗原,所述肿瘤相关抗原由HMGB1、TLR4、TAK1、ATG5、SLC22A3和CD38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32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